高启

高启


更新时间:2025年3月21日 05:30 浏览量:39

  • 中文名:高启
  • 外文名:Gao Qi
  •     名:高季迪,青丘子
  • 民    族:汉族
  • 生日期:1336年
  • 逝世日期:1374年[1] 
  • 职    业:
  • 主要成就:、纂修《元史》
  • 出生地:江苏苏州
  • 信    仰:儒家
  • 表作品: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 注    音:ㄍㄠ ㄑㄧˇ
  • 朝    代:元末明初

简介


高启(1336-1374 ),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详细资料


高启个人简介

高启

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高启生平

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生性警敏,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尤精历史,嗜好诗歌。与张羽、徐贲、宋克等人常在一起切磋诗文,号称“北郭十友”;与宋濂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他也是明初十才子之一。

高启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张士诚据吴称王;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守吴中,礼贤下士,闻高启才名,多次派人邀请,延为上宾,招为幕僚。座上都是巨儒硕卿,时高启年仅16岁。

他厌恶**,23岁那年借故离开,携家归依岳父周仲达,隐居于吴淞江畔的青丘,故自号青丘子,曾作有《青丘子歌》。

明洪武元年(1368),高启**入朝,授翰林院编修,以其才学,受朱元璋赏识,复命教授诸王,纂修《元史》。

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他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

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但朱元璋怀疑他作诗讽刺自己,对他产生忌恨。高启返青丘后,以教书治田自给。

苏州知府魏观修复府治旧基,高启为此撰写了《上梁文》;因府治旧基原为张士诚宫址,有人诬告魏观有反心,魏被诛;高启也受诛连,被处以腰斩而亡。

高启著作,诗歌数量较多,初编有5集,2000余首;后自编为《缶鸣集》,存937首。景泰元年(1450)徐庸搜集遗篇,编为《高太史大全集》18卷,今通行《四部丛刊》中,《高太史大全集》即据此影印。高启的词编为《扣舷集》,文编为《凫藻集》,另刊于世;《凤台集序》保存在《珊瑚木难》中,是现存唯一评论高启在金陵的诗歌**。

高启相关文献

高启明史

高启,字季迪,长洲人。博学工诗。张士诚据吴,启依外家,居吴淞江之青丘。洪武初,被荐,偕同县谢徽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复命教授诸王。三年秋,帝御阙楼,启、徽俱入对,擢启户部右侍郎,徽吏部郎中。启自陈年少不敢当重任,徽亦固辞,乃见许。已,并赐白金放还。

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嗛之未发也。及归,居青丘,授书自给。知府魏观为移其家郡中,旦夕延见,甚欢。观以改修府治,获谴。帝见启所作上梁文,因发怒,腰斩于市,年三十有九。

高启尧山堂外纪

明初,吴下多诗人,启与杨基、张羽、徐贲称四杰,以配唐王、杨、卢、骆云。

高启

饶介之仕伪吴,雅喜文学,闻高季迪才名,召之至再,强而后往,因命《题倪云林竹木图》,实试之也,且以“木绿曲”为韵。季迪随口答曰:“主人原非段干木,一瓢倒泻潇湘绿。逾垣为惜酒在樽,饮余自鼓无弦曲。”饶大惊异,因劝之仕,季迪笑而不答,乃去之,隐青丘,时年才十六。

饶介之求诸彦作《醉樵歌》,以张仲简第一,季迪次之,赠仲简黄金十两,季迪白金三斤。仲简歌曰:“东吴市中逢醉樵,铁冠欹侧发飘萧。两肩矻矻何所负?青松一枝悬酒瓢。自言华盖峰头住,足迹踏遍人间路。学书学剑总不成,惟有饮酒得真趣。管、乐本是王霸才,松、乔自有烟霞具。手持昆岗白玉斧,曾向月里砍桂树。月里仙人不我嗔,时令下饮洞庭春。兴来一吸海水尽,却把珊瑚樵作薪。醒时邂逅逢王质,石上看棋黄鹄立。斧柯烂尽不成仙,不如一醉三千日。于今老去名空在,处处题诗偿酒债。淋漓醉墨落人间,夜夜风雷起光怪。”(后承平久,张洪修撰每为人作一文,仅得五百钱)

高季迪年十八未娶,妇翁周仲建有疾,季迪往唁之。周出《芦雁图》命题,季迪走笔赋曰:“西风吹折荻花枝,好鸟飞来羽翮垂。沙阔水寒鱼不见,满身风露立多时。”仲建笑曰:“是子求室也。”即择吉以女妻焉。

高季迪《明妃词》云:“妾语还凭归使传,妾身没虏不须怜。愿君莫杀毛延寿,留画商岩梦里贤。”

高季迪《凿渠谣》云:“凿渠深,一十寻。凿渠广,八十丈。凿渠未苦莫嗟吁,黄河曾开千丈余。君不见,贾尚书。”

余集绘《青丘先生小像》

高季迪《忆远曲》云:“杨子津头风色起,郎帆一开三百里。江桥水栅多酒垆,女儿解歌山鹧鸪。武昌西上巴陵道,闻郎处处经过好。樱桃熟时郎不归,客中谁为缝春衣?陌头空问琵琶卜,欲归不归在郎足。郎心重利轻风波,在家日少行路多。妾今能使乌头白,不能使郎休作客。”

高季迪《赋得寒山寺送别》云:“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渔村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须记姑苏城外酒,乌啼时候与君违。”

高季迪在金陵,晚登南冈,望都邑宫阙,赋诗云:“落日登高望帝畿,龙蟠山下见龙飞。云霄双阙开黄道,烟树三宫接翠微。沙苑马闲秋猎罢,天街车响晚朝归。明朝欲献升平颂,还逐仙班入瓒闱。”

兜罗绒者,琉球、日本诸国所贡也。今杭州织造局工作亦仿为之。高季迪《谢友人惠兜罗被歌》云:“蛮王细擘冰蚕茧,织得长衾谢缝剪。蒙茸柳絮不愁吹,铺压高床夜香软。朔风入关凋白榆,塞寒此物时当须。明灯炽炭夕宴罢,荐寝宜共红氍毹。海客扬帆游**,得自昆仑国中市。归来遗我见远情,重似鸳鸯**绮。诗人鹤骨欺霜棱,曾直禁署眠青绫。自从身退得闲卧,只爱拥纸同山僧。今朝得此何奇绝,展覆不尤儿踏裂。便思清梦伴梅花,静掩寒窗听风雪。越罗蜀锦安可常,洞房姜女谩熏香。谁知一幅春云暖,即是温柔堪老乡。”

高季迪《题笔峰》诗:“云来浓似墨,雁去还成字。千载只书空,山灵怨何事?”季迪辞侍郎不拜家居,忽罹党祸腰斩,亦其谶云。(季迪撰苏州府上梁丈,为御史张度所劾,与知府魏观并弃云。)

高启文学成就

高青邱诗集(高启撰)

高启青年时代即有诗名,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在文学方面,高启可以说是一位天才,也是一位文坛“超级模仿秀”,而且学什么是什么。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赞誉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正,启实有力”。不过,高启的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这种模仿,绝不是流于形式和外表,更不是简单的拷贝和删减,而是师古之后成家,认为要“兼师众长,随事模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独庵集序》)。

高启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则是在元末明初这段以演义、小说、戏曲为主流文化的不利环境下,独树一帜的挑起了发展诗歌的重担,并改变了元末以来缛丽不实的诗风,从而推动了诗歌的继续向前发展。但他死于盛年,尚未能够达到自成一家的目的。

高启有诗才,其诗清新超拔,雄健豪迈,尤擅长于七言歌行。他的诗体制不一,风格多样,学习汉魏晋唐诸体,均有模拟痕迹。不过他才思俊逸,诗歌多有佳作,为明代最优秀诗人之一。

高启作官只有三年,长期居于乡里,故其部分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生活,如《牧牛词》《捕鱼词》《养蚕词》《射鸭词》《伐木词》《打麦词》《采茶词》《田家行》《看刈禾》等。这些诗没有把田园生活理想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阶级剥削和人民疾苦。如《湖州歌送陈太守》写:“草茫茫,水汩汩。上田芜,下田没,中田有麦牛尾稀,种成未足输官物。侯来桑下摇玉珂,听侬试唱湖州歌。湖州歌,悄终阕,几家愁苦荒村月。”又如《练圻老人农隐》《过奉口战场》《闻长*兵至出越城夜投龛山》《大水》等诗,还描写了农民在天灾兵燹下的苦难。这些作品,是高启诗歌中的精华部分。

《凫藻集》

高启诗中十之八九是个人述志感怀、游山玩景以及酬答友人之作。这类诗歌,有时也对统治阶级微露讽刺。如五古《寓感》其七云:“大道本夷直,末路生险□,杯酒出肺肝,须臾起相疑。田□排窦婴,赵高诬李斯。倾挤不少假,权宠实灾基。”对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进行了揭露。又如他去官后的《太白三章》之三:“新丰主人莫相忽,人奴亦有封侯骨。”实际上是讥讽明朝新贵的。但高启思想比较复杂,他也写了不少感沐皇恩、遁世消极的诗,未能摆脱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高启诗在艺术上有一定特色。首先,他的某些诗崇尚写实,描摹景物时细致入微。如“江黄连渚雾,野白满田冰”;“鸟啄枯杨碎,虫悬落叶轻”;“犬随春□女,鸡唤晓耕人”等句,均产生于生活实感,新颖逼真。其次,注重含蓄,韵味深长。如《凿渠谣》:“凿渠深,一十寻;凿渠广,八十丈。凿渠未苦莫嗟吁,黄河曾开千丈余。君不见,贾尚书。”只是寥寥数句,收煞处戛然而止,给人以深远的回味。再次,用典不多,力求通畅,有些只有数句的小诗,更具有民歌风味。如《子夜四时歌》之二:“红妆何草草,晚出南湖道。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明白如话,亲切动人。这些诗的创作,与他乡居时多与下层人民接近有关。高启的诗,对明代诗歌影响较广,以致有人把他誉为“明代诗人之冠”。

高启也写词,大多内容平泛,情调低沉,逊于他的诗作。

他的散文,独创性不多,但《书博鸡者事》一文很有光采,它塑造了一个敢同豪绅斗争的义勇少年形象,语言凝炼,情节动人,有唐人传奇之风。

鉴于高启在诗歌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不仅后人尊称他为“明初诗人之冠”,而且历代诗评家也都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大清第一才子”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推崇他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一代伟人、诗人***干脆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称高启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

著有《高青丘集》,今存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平装两册,精装一册。

高启作品选摘

高启诗作

客中忆二女】

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牧牛词】

高启画作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养蚕词】

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

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

檐前蝶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岳王墓】

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

【甫里歌】

长桥短桥杨栁,前浦后浦荷花。人看旗出酒市,鴎送船归钓家,

风波欲起不起,烟日将斜未钭,绝胜苕中剡曲,金齑玉脍堪夸,

唼唼绿头鸭斗,翻翻红尾鱼跳,沙宽水狭江稳,栁短荻长路遥,

人争渡处斜日,月欲园时大潮,我比天随似否,扁舟醉卧吹簘,

江庙渔郎晚祭,津亭沽客朝过,钟边山远水远,篷底风多雨多,

饥蟹衔沙落簖,结禽映竹窥罗,丫头两浆休去,为唱吴侬棹歌,

横网不遮过客,渡船时载归僧,炊菰饭胜炊稻,采莲歌如采菱,

烟外晚村弄笛,沙边夜店停灯,短簑舞拍铜斗,我亦年来稍能。

梅花九首】

其一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其二

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暝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其三

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籍倩谁收。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

其四

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春温。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

其五

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

其六

梦断扬州阁掩尘,幽期犹自属诗人。立残孤影长过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频。掀篷图里当时见,错爱横斜却未真。

其七

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廉外钟来月初上,灯前角断忽霜飞。

行人水驿春全早,啼鸟山塘晚半稀。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

其八

最爱寒多最得阳,仙游长在白云乡。春愁寂寞天应老,夜色朦胧月亦香。

楚客不吟江路寂,吴王已醉苑台荒。枝头谁见花惊处?袅袅微风簌簌霜。

其九

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旧梦已随流水远,山窗聊复伴题诗。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高启词作

忆秦娥·感叹】

功名骤,时人笑我真迂缪,真迂缪;不能进取,几年落后。

一场翻覆难收救, 布衣惟我还如旧,还如旧,思量前事,是天成就。

摸鱼儿·自适】

近年稍谙时事,傍人休笑头缩。赌棋几局输赢注,正似世情翻覆。

思算熟。向前去、不如退后无羞辱。

三般检束。莫恃微才,莫夸高论,莫趁闲追逐。

虽都道,富贵人之所欲。天曾付几多福。

倘来入手还须做,底用看人眉目。

聊自足。见放着、有田可种,有书堪读。村醪且漉。

这后段行藏,从天发付,何须问龟卜。

念奴娇·自述】

策勋**,笑书生骨相,有谁曾许。壮志平生还自负,羞比纷纷儿女。

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举。

何事匹马尘埃,东西南北,十载犹羁旅。只恐陈登容易笑,负却故园鸡黍。

笛里关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伫。吾今未老,不须清泪如雨。

高启出版图书

  • 高青丘集

    作者名称高启

    作品时间1985年12月

    据明代杨循吉《吴中故语》,朱元璋对原来张士诚的属地江苏南部,那里的老百姓,那里的**文化经济中心的苏州城,一百个不放心,因为他打败张士诚,拿得天下后,吴地的黎民百姓,依旧怀念这位怜民的张王,依旧怀念他的宽柔统治,依旧偷偷地给他烧“九四香”(因为张士诚的小名叫张九四)。朱元璋很不安,但更嫉妒,所...

高启高启之死

高启苏州石刻像

把高启送上刑场的是一篇《郡治上梁文》,古代平常人家盖房子上大梁时,都要摆上猪头祭神,点上*竹驱鬼,作为苏州治所的官方办公大楼建造,更要有一篇像样的上梁文才是那么一回事。时任苏州知府的魏观,便把高启这位隐居在此地的资深文人请出来挥墨献宝。这本是一件很正常、很平常的事情,却让朱元璋抓住了把柄。其一,魏观修建的知府治所选在了张士诚宫殿遗址,而张士诚正是朱元璋当年的死对头;其二,高启写得那篇《上梁文》上,有“龙蟠虎踞”的字眼,犯了朱元璋大忌。

按照朱元璋的逻辑,“龙蟠虎踞”之地当为帝王所居,你高启把张士诚住过的地方也称“龙蟠虎踞”,岂非大逆不道?岂不是另“有异图”?用现在话说,就是“有不可告人的企图”。真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辞!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会抓住高启的“小辫子”,迫不及待、冠冕堂皇的非要置其于死地呢?据《明史·高启本传》透露:“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之未发也。”就是说,《上梁文》中的敏感字眼,只是高启被杀的导火线,而真正的祸根其实早就已经埋下了。朱元璋以此为由磨刀杀人,很明显的是在“秋后算帐”。

高启手书

朱元璋从一开始就不太喜欢高启,这除了高启不肯接受户部右侍郎一职,不给皇帝面子,不愿顺从,不肯合作外,还在于他写得诗多次有意无意的触动和冒犯了朱元璋。高启曾写过一首《题宫女图》的诗:“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这本是一首针对元顺帝宫闱隐私的闲散之作,与明初宫掖毫不相干,可朱元璋偏偏要对号入座,认为高启是在借古讽今挖苦自己,所以记恨在心。再者,高启在《青丘子歌》有“不闻龙虎苦战斗”的诗句,又遭到了朱元璋的强烈厌恶。因为高启写这首诗之时,正是朱元璋率军与元军、陈友谅、张士诚三方强敌在“苦战、苦斗”之际,在朱元璋看来,你高启作为诗人不来呐喊助威倒也罢了,竟然表示不闻不问,你的**、思想、行动与明政府是怎么保持高度一致的?另外,高启在诗中还有“不肯折腰为五斗米”的句子,表示对做官毫无兴趣,这也正是朱元璋所忌恨的。

朱元璋嗜杀成瘾,这除了对那些帮他打天下的功臣下狠手以外,他也特别热衷于消灭文人。远的不说,单说“明初四杰”,就都无一幸免的遭到他的黑手。杨基被莫名其妙的罚作苦工,最后死在工所;张羽被糊里糊涂的绑起来扔到长江喂了鱼,尸骨无存;徐贲因犒劳**不及时,被下狱**致死;高启则被活活的腰斩成八段,死得最惨。

一个被皇帝忌恨和惦记了好久的诗人,迟早是会走上生命绝路的。尤其是像高启这样一个性格高昂自傲的诗人,生不逢时的遇到了像朱元璋这样一位号称“中国第一屠夫”的残忍皇帝,那也只有挨刀的份了。

高启书法作品(传)

高启学生吕勉回忆高启和王彝被执送南京时,“众汹惧丧魄,先生独不乱。临行在途吟哦不绝。有‘枫桥北望草斑斑,十去行人九不还’,‘自知清彻原无愧,盍请长江鉴此心’之句。”

据有关史料记载,高启被行刑时,是朱元璋亲自去监斩的,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朱元璋大概是要亲眼看着这位不合作、不给面子,多次用诗文来讽刺自己的文人是怎样一点一点死去的。历代“屠夫皇帝”的凶残程度,莫过于此。高启被腰斩后,并没有立即死去,他伏在地上用半截身子的力量,用手蘸着自己的鲜血,一连写了三个鲜红而又刺眼的“惨”字。高启事件是明初文人不依附朝廷必须付出的代价,可以说是朱元璋杀鸡儆猴的牺牲品。

高启,这位当时年仅三十九岁、最有声望的诗人被腰斩处死,绝不只是一个一般意义的刑事案件,更是一个**事件,这是朱元璋向那些不愿顺从的士人发出的明确、冰冷的高压警告。正是高启被腰斩这一惨剧,才切实加速了明初士风的转变。

zhua曲子白渡白颗

上一篇:戴复古
下一篇:冷霜

高启相关百科


高启相关文章


走出绝境:走出绝境的秘诀三年级答案

走出绝境:走出绝境的秘诀三年级答案

走出绝境的秘诀:三年级答案的启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绝境,特别是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三年级是孩子心理与思想成长的敏感时期,更是面临许多难题的关键阶段。每当遇到挫折,一些学生往往找不到正确的出路,心中也自会

2025年4月28日 12:11

物位测量:物位测量的意义?

物位测量:物位测量的意义?

物位测量的意义一、物位测量的基本概念物位测量,顾名思义,是指对各种容器或管道中物料(如液体、固体等)的液位、料位进行测量和监控的过程。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能源管理等多个领域中,物位测量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物位测量的意义工业生产中的重要

2025年4月26日 17:00

苍白的近义词(苍白的近义词是什么 标准答案)

苍白的近义词(苍白的近义词是什么 标准答案)

好的,以下是以网站编辑的口吻对“苍白的近义词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释:亲爱的网友们,大家好!关于“苍白的近义词”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苍白”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颜色、肤色、表情等,给人一种缺乏活力、缺乏血色的感觉。那么,当我们寻找“苍白”的

2025年4月26日 11:50

慈安,慈安墓

慈安,慈安墓

慈安墓的详细介绍大家好,欢迎来到本站,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慈安墓”的相关内容。慈安墓是中国历史上一处重要的文化遗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一、慈安墓的背景慈安墓,又称慈安太后陵墓,是清朝咸丰皇帝的皇后慈安的陵寝。慈安太后

2025年4月25日 01:10

手心手背都是肉:手心手背都是肉是什么生肖?

手心手背都是肉:手心手背都是肉是什么生肖?

手心手背都是肉是什么生肖?大家好,最近在各大网络平台和社交圈中,不少网友都在讨论关于“手心手背都是肉是什么生肖”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有趣的谜语,其答案与中国的十二生肖文化紧密相关。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谜面。“手心手背都是肉”这句谜面在

2025年4月24日 23:30

洋务运动的教训:洋务运动的教训启示

洋务运动的教训:洋务运动的教训启示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它以学习西方科技、引进西方工业文明、建立近代化军事和民用工业为主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自强与现代化。然而,洋务运动最终未能完全实现其目标,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一、洋务运动的教训1. 单纯

2025年4月24日 16:20

郭沫若诗集——郭沫若诗集女神收录有诗作

郭沫若诗集——郭沫若诗集女神收录有诗作

郭沫若诗集《女神》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现代诗歌集,收录了众多经典作品。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其中一些诗作的内容与特色。一、概述《女神》这一诗集不仅代表着郭沫若诗歌创作的高峰,也体现了中国新诗的探索与突破。诗集以“五四”运动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

2025年4月23日 14:20

非主流伤感颓废网名:非主流颓废伤感头像?

非主流伤感颓废网名:非主流颓废伤感头像?

非主流颓废伤感头像:深藏于网络世界的情感表达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非主流颓废伤感头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网友的关注。这些头像往往承载着一种深沉的情感,是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表达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本文将通过场景化解决问题的思维,分析这些头像

2025年4月23日 10:30

书寓先生是什么意思,书芃的含义

书寓先生是什么意思,书芃的含义

书芃的含义及其深层解读书芃,一个简洁而又深具意义的词汇。从字面上理解,“书”代表书籍、学问,“芃”字则蕴含着生长、繁茂之意。当我们深入探讨“书芃”的含义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它的深层意义。一、书芃的文学意义在文学上,书芃意味着丰富的学

2025年4月22日 05:22

问世间情为何物下一句 VS 问世间情为何物下一句是啥

问世间情为何物下一句 VS 问世间情为何物下一句是啥

“问世间情为何物”是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语,常常被用来表达对感情、情感、爱情等情感问题的探索和疑问。而它的下一句是“直教生死相许”。从内容上来说,这句话表达的是对情感的深沉追问和极高的评价。其中,“问世间情为何物”提出了对情感的疑问和探索,而“

2025年4月22日 02:30

七律长征翻译:《七律长征》 翻译?

七律长征翻译:《七律长征》 翻译?

好的,以下是以网站编辑的口吻对《七律长征》翻译的详细解释:《七律长征》翻译详解亲爱的网友们,大家好!最近关于《七律长征》的翻译问题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下面,我将以网站编辑的身份,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这首诗的翻译。一、诗的背景及作者简介《七律

2025年4月20日 21:41

emc公司:emc公司官网

emc公司:emc公司官网

EMC公司官网介绍一、官方网站概述EMC公司官网作为企业的在线门户,起到了连接企业与用户、市场的重要桥梁作用。首先,官网为访问者提供了丰富的公司资讯,包括最新动态、产品介绍、行业资讯等。其次,该网站还具备在线服务功能,如产品购买、售后服务、

2025年4月20日 19:31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于(马革裹尸是谁的典故)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于(马革裹尸是谁的典故)

马革裹尸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这个典故与一位古代的将领有关,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内容。一、典故的来源马革裹尸的典故源于古代中国的历史事件,它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是一位忠诚、勇敢的将领。在古代战争中,这位将领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其事迹被后人传颂,并形

2025年4月20日 07:52

李阳妻子照片 VS 李阳老婆照片

李阳妻子照片 VS 李阳老婆照片

根据您提供的问题,我将以网站编辑的口吻,就“李阳老婆照片”的相关问题作出以下解释和答复。关于“李阳老婆照片”的相关问题,我们理解这可能是大家对李阳个人生活及家庭背景的关注和好奇。但是,作为负责任的网站编辑,我们应该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2025年4月18日 23:21

萧蔷资料,萧蔷资料介绍

萧蔷资料,萧蔷资料介绍

萧蔷资料介绍萧蔷,是一位广受欢迎的演艺圈名人。作为一名女演员,她以其在影视作品中的出色表现而备受关注。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萧蔷的资料。一、基本资料姓名:萧蔷出生地:中国台湾省职业:演员二、个人经历萧蔷从小就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天赋,她在学生

2025年4月18日 14:10

截的拼音和组词:兼,勿,拖,悉,坠,膛,截的拼音和组词

截的拼音和组词:兼,勿,拖,悉,坠,膛,截的拼音和组词

兼、勿、拖、悉、坠、膛、截的拼音与组词一、主题概述在汉语中,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用法,而当我们将“兼、勿、拖、悉、坠、膛、截”这些字结合在一起时,我们可以形成多个有意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这些字在表达时具有丰富性,可描述各种情况,可以组合

2025年4月18日 05:40

江南逢李龟年的诗意:江南逢李龟年的诗意和注释

江南逢李龟年的诗意:江南逢李龟年的诗意和注释

【探秘诗坛经典:“江南逢李龟年”的诗意与注释】一、前言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杜甫创作,诗中寓情于景,情感深沉。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的世界,解析它的诗意与注释

2025年4月18日 03:31

hc:hco3-是什么意思?

hc:hco3-是什么意思?

HCO3-是什么意思一、引言在化学中,HCO3-是一个常见的化学符号,代表的是碳酸氢根离子。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HCO3-的定义、性质和功能,以及通过相关的生物和医学方面的实际例子,让大家对它有更深刻的理解。二、HCO3-的定义与性质HCO3

2025年4月17日 08:11

二年级邓字组词,四年级生字组词

二年级邓字组词,四年级生字组词

四年级生字组词相关问题解答亲爱的网友们,大家好!针对大家近期关于“四年级生字组词”的疑问,我将以网站编辑的身份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解答。一、什么是“四年级生字组词”?“四年级生字组词”通常指的是小学四年级阶段所学习的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025年4月17日 07:20

伊朗式离婚 VS 伊朗式离婚剧情介绍

伊朗式离婚 VS 伊朗式离婚剧情介绍

伊朗式离婚剧情介绍一、背景概述“伊朗式离婚”是一部反映伊朗社会现实和家庭伦理的剧情片。该片以伊朗的离婚文化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家庭因离婚而引发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展现了伊朗社会在面对家庭问题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二、剧情梗概故事围绕着一个普通

2025年4月16日 22:30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