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贞
更新时间:2024年9月3日 10:45 浏览量:17
- 本 名:朱淑贞
- 别 名:朱淑真、朱淑珍
- 号:幽栖居士
北宋时,浙江钱塘(今杭州),城南坐落着好大一处园林,园林又分东西两园,在东西两园中,有桂堂、水阁、西楼、雪霁、依绿亭等胜景。这座园林是当地世代为官的朱家的,朱家的小姐朱淑贞一天到晚在里面蹦蹦跳跳,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微凉待月画楼西,风递荷香拂面吹。”“独自凭栏无个事,水风凉处读残书。”小小年纪的朱淑贞就已经通诗词,工书画,晓音律,还帮着父亲朱延龄收拾古董清玩。
朱淑贞画像
朱淑贞欢快地度过了童年,她渐渐地懂事了,她有了自己的恋人。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轻轻地抚弄着杨柳;满园的鲜花,幽静的小径,飘逸着芬芳的花香,春日的景色是多么迷人!可是不久恋人就离她远去,从此她人虽在家中,但心已到了**之外。清明过后,云雾笼罩着华丽的小楼,楼中的朱淑贞,回首早日的欢乐,止不住思绪万千。那天午睡醒来,从窗外传来黄莺的婉嗒叫声,是那样好听,这鸟儿不知是在绿杨影中,是在海棠旁边,还是在红杏枝头?她努力追寻那鸟的叫声,忽然想起当年也是在这个时节,这样的环境,两情相悦,那鸟儿也叫个不停,当年多么高兴,还说道:“莺莺燕燕休相笑,试与单栖各相知。”。渐渐地一缕离愁随着那鸟叫声不断地飘入窗中,充满了小楼,将朱淑贞全身裹紧,浸透了她的心。
又是一年过去了,朱淑贞的思念愈来愈深,想起背井离乡,远在天涯的恋人,她看到的一切都使她愁肠寸断,她千方百计设法摆脱这种苦恼,“十二阑干闲倚遍”,可“愁来天不管”。离愁逐渐加深,先还是“危楼十二阑干曲,一曲阑干一曲愁”,后来便是:“万景入帘吹不卷,一般心做百般愁”,“鸣窗夜听芭蕉雨,一叶中藏万斜愁。”从一曲愁到百般愁到万斜愁,那是“倾心吐尽重重恨,入眼翻成字字愁。”朱淑贞对恋人已是由思念到离愁到怨恨。
又到了斜风细雨作春寒的时候,朱淑贞借酒消愁,在园中独自饮酒,但情不自禁又想到了过去欢乐的场面,她渐渐地不胜酒力,依着桌儿睡去,突然她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恋人在水云相接的地方,两个人相见了,太高兴了,两个人都默默无言,就在将要拥抱的刹那,她无奈地醒过来,她懊恼惆怅,她明白“天易见,见伊难。”这时朱淑贞已经二十出头了。
中国仕女百图·朱淑贞
过去流行早婚,过了二十岁还没有出嫁就是老姑娘了,他父亲本是**上的人,母亲也很势利,逼着朱淑贞与当地的一个小官吏结婚。朱淑贞这时也心如死灰,她草率地与一个俗吏结婚。开始她还对丈夫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望丈夫心怀大志,她多次写诗勉励他:“美璞莫辞雕作器,涓流终见积成渊”。“鸿鸽羽仪当养就,飞腾早晚看冲天。”可惜她丈夫毫无大志,一事钻营,搜括钱财,开始是在吴越荆楚间辗转做官,朱淑贞也还是间关相随,但已渐渐地流露出不耐的情绪,这种感情流露在她的《春日怀泪》。《春日怀泪》诗写到:“从官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河长流;已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送客愁。月落鸟歌空美景,花光柳影漫盈眸;高楼惆怅凭栏久,心逐白云南向浮。”朱淑贞也曾自责,觉得自己一个女子成天舞文弄墨,咏月吟风,不是本色,应该好好地操持家务,服侍丈夫。但她的丈夫确实令她伤心,一种惰性已经在他做官期间慢慢地侵入他的肌肤,使他感到无所事事非常舒服,
他公事之余,整天泡在**中。朱淑贞的丈夫混在**之中,有时他竟然把**带回家中。一天,她丈夫又醉酒回家,把卧房吐得满地污秽,像一只满身污泥的猪躺在床上。后来她丈夫竟还动手打她,她太伤心,她无法忍受,她只得与她的丈夫分离。
朱淑贞是有名的才女,当时宰相曾布的妻子魏玩正寓居在京城汴京,也过着寂寞的日子,也是位善于作词的女子,于是甘愿折节下交,千里迢迢地把朱淑贞接进汴京,吟诗填词,常常是盛筵欢笑,歌舞助兴,她成为了曾布夫人魏玩的座上客,也交往了一些贵族夫人,生活过得多彩多姿,但总丢不开那一份失落的情绪,她写道:“占尽京华第一春,清歌妙舞实超群;只愁到晓人星散,化作巫山一段云。”
朱淑贞画像
但汴京城的活动毕竟拓宽了她的生活视野,在这一时期的生活中她遇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人,仿如枯木逢春,她重放生活的光彩。在含烟带露的黄梅季节,她来到湖上与恋人相见,一块游玩;在朦漾的细雨中,两人携手漫步欣赏着湖中的荷花,他们来到了极其僻静的去处, 坐下来,窃窃私语,相亲相爱,她娇柔妩媚,她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爱情烈火,她不顾一切地倒入恋人的怀抱之中,任他拥着,揉着,在默默不语中如痴如醉地享受着人间美好恋情的幸福。“妖娇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这时她格外爱惜美好的**,她希望那楼外千条万缕的垂杨,系住**,即使是春一定要归去,留不住的话,也要因风随春去看看春到底归到什么地方去,可是春一定会离去的,待到春深,绿满山川,在潇潇的雨水中,听那杜鹃的哀鸣,这时把酒问春,春是不会回答了,给人留下的是凄然,茫然,当时朱淑贞沉浸在浓浓的恋情中,对人生的短促,青春易逝感叹不已。历来只准男子狎妓,女子尽管是为了追求纯真的爱情,只要不是按封建伦理来行事的就会有人出来咒骂,有些人把朱淑贞在汴京城的生活说成是“桑濮之行”,甚至贬她为“泆女”。
朱淑贞正沉浸在晚到的爱情中,而金兵却攻破汴京,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她和爱人在战乱中离散,她只身回到浙江钱塘的娘家,她的父母认为女儿丢掉了家庭的脸面,把她写下的诗词一把烧掉,今天留传下来的,已百不存一,有人把它辑录起来,叫做《断肠集》。
回到老家后,她依然盼着心上人能寻来,她渐渐地老了,她日益感到人事的无常和空虚。朱淑贞“每到春时,下帏跌坐,人询之,则云:‘我不忍见**也。’盖断肠人也。”这是当时人真实的记载。
她在《减字木兰花·春怨》中写道:“独行独坐,独唱独酌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说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最后她在伤心、寂寞中死去,人们也不知她究竟死在哪一年。
薛绍徽:赵宋词女,李(清照)、朱(淑真)名家。
许玉喙:宋代闺秀,淑真、易安并称隽才。
陈廷焯:朱淑真词,风致之佳,词情之妙,真不亚于易安(李清照)。宋妇人能文者不少,易安为冠,次则朱淑真,次则魏夫人(魏玩)也。
鹅湖逸士:朱淑贞、金卫王之女岐国公主、元泰定帝之萨都巴拉皇后、明之费宫人。及福王选后徐瑶英,此数人者,类皆仪容婀娜,丰韵嫣然,妍秀而共见为丽。
《断肠词集》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朱宣咸中国画《朱淑真诗·摘下盘中颗颗香》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生查子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注】此词一作李清照作。
谒金门·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江城子·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眼儿媚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鹧鸪天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清平乐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点绛唇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鸳帷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
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
蝶恋花·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菩萨蛮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帷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菩萨蛮·秋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菩萨蛮·木樨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注】此词一作朱秋娘作。
鹊桥仙·七夕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念奴娇·催雪
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
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对景真愁绝。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
卜算子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西江月·春半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
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
月华清·梨花
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薄。欹枕裴回,又听一声干鹊。
粉泪共、宿雨阑干,清梦与、寒云寂寞。除却,是江梅曾许,诗人吟作。
长恨晓风漂泊,且莫遣香肌,瘦减如削。深杏夭桃,端的为谁零落。
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拌著,向花时取,一杯独酌。
断肠迷
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圈儿词
相思欲寄无从寄, 画个圈儿替; 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 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侬意: 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 整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别离。 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 把一路圈儿圈到底。
相传朱淑贞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辑成《断肠集》(诗)2卷,《断肠词》1卷及《璇玑图记》,辗转相传,有多种版本。朱淑贞的词“含思凄婉,能道人意中事”。所著《断肠词》,有明毛晋《诗词杂
俎》本、无名氏《紫芝漫钞》本、清《四库全书》本、清光绪间丁丙所辑《武林往哲遗箸》本,**王鹏运《四
印斋所刻词》本。二十世纪唐圭璋先生所编《全宋词》本最为精审。明人戴冠有《和〈断肠词〉》一卷,在一定
程度上保存了朱淑贞词集的原貌。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
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
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朱淑贞所作,学术界认为实是欧阳修作。
朱淑贞书画造诣也相当高,笔意词语皆清婉,她的诗词、才艺足可与李清照比美,共同辉耀着宋代的文坛。
朱淑贞书画造诣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明代著名画家杜琼在朱淑贞的《梅竹图》上曾题道:“观其笔意词语皆清婉,……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明代大画家沈周在《石田集·题朱淑真画竹》中说:“绣阁新编写断肠,更分残墨写潇湘。”由此可见,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当与李清照并驾齐驱。朱淑贞,她的诗作受到市民的激赏,却在死后遭到父母的焚烧(据魏仲恭《断肠诗集序》)。
她的别号是“幽栖居士”,为南宋多才女,与李清照齐名,有《断肠集》存世。从“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愁怀》)来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恋情,被一些学者剥夺著作权。
但是,她的作品还是存有大胆露骨的镜头:“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于情爱连时间也不管了,“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犹如今人当街亲吻一般大胆。
朱淑贞曾作一“圈儿词”寄夫。信上无字,尽是圈圈点点。夫不解其意,于书脊夹缝见蝇头小楷《相思词》,顿悟失笑:“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月缺了会圆,月圆了会缺。整圆儿是团圆,半圈儿是别离。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我意。还有数不尽的相思情,我一路圈儿圈到底。”夫阅信,次日一早雇船回海宁故里。朱淑贞的“圈儿词”实际是咏月诗的形象化表达,是抽象画的另一种形态。诗人的幽默含蓄风趣演绎得淋漓尽致。
圈儿词的作者一直有争议,也有称清朝的梁绍壬写的,但是朱淑贞写的已被有关学者证明。
zhua曲子白渡白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