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楶

章楶


更新时间:2025年3月15日 08:45 浏览量:21

  • 本    名:章楶
  •     名:章质夫、章庄简、章庄敏
  • 字:质夫
  • 所处北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建宁军浦城县
  • 生日期:1027年
  • 逝世日期:1102年
  • 主要作品:《成都古今集》
  • 主要成就:巩固西北边防,多次击退西夏袭扰
    胡芦大捷,解围平夏城,奇袭天都
  • 官    职:庆路经略安抚使,同知枢密院事等
  • 爵    位:秦国公(
  • 谥    号:庄简→庄敏
  • 追    赠:右银青光禄大夫、太师

简介


章楶(1027年-1102年 。累赠右银青光禄大夫、太师、秦国公,谥号“庄敏”。著有《成都古今诗集》等。(概述内图片来源:1948年修《江苏毘陵章氏宗谱》)

详细资料


章楶人物生平

章楶早年经历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章楶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章频,任侍御史时,因触犯章献太后而被黜官。仁宗亲政后,想要重新起用章频,但他已经去世。叔父章得象,在仁宗时成为宰相。

章楶最初得到章得象的官荫,被授为将作监主簿,调为孟州司户参军。他进京考试时,听说父亲章访入狱,正在河北魏县对质,于是放弃考试,赶赴魏县辩冤。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三十九岁的章楶在礼部试时名列第一,成为省元。进士及第后,授知陈留县,历任提举陕西常平、京东转运判官、提点荆湖北路刑狱、成都府路转运副使(《宋史·章楶传》作转运使)。后来入朝,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正月自朝散大夫被任命为吏部郎中,但遭到御史孫升的**。孫升认为章楶在湖北时曲意逢迎內臣甘承立,使刑狱冤滥。同年四月,章楶被外放知越州。

据《宋史·章楶传》载,他在这段时期内还担任过考功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右司员外郎等职。

章楶御敌西北

元祐六年(1091年),章楶以直龙图阁出任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庆州,时年已经六十五岁。哲宗初年,高太后及旧党急于罢兵,当即戒边吏勿动,并将葭芦、米脂、浮图、安疆四寨割让给西夏,使归其永乐之人。西夏得到四寨后,不但不收敛,反倒更加骄横。

此时,章楶提出:西夏嗜利畏威,如不给予惩罚,边境不得休兵。应当逐步蚕食西夏疆土,“如古削地之制”,然后派各路出兵,扼守要害之处。如此,发动几次攻势,西夏必定趋于灭亡。

章楶屡次派遣轻兵出讨,多有斩获,使得部族不敢宁居。西夏方面不堪困扰,果然于元祐七年(1092年)大举包围环州,进攻木波镇。不过章楶事先已通过间谍得知消息。他一方面命宋军在木波镇坚守,一面派骁将折可适在洪德城埋伏一万精兵,授计道:敌进一舍,我退一舍。彼必谓我怯,不复备我边垒,乃衔枚由间道绕出其后,或伏山谷,伺间以击其归,又在水中置毒,另外安排宋军驻扎肃远寨,约定举火为识,阻拦夏军归路。夏军无法攻克木波镇,开始撤军,并以铁骑断后。章楶命宋军尾随其后,在梁太后经过洪德城时,伏兵冲击,夏军数万铁骑迎击,宋军死战,大破夏军。夏军死伤不可胜计,相互践踏、坠崖而死的不计其数,梁太后几乎成擒。此役之后,章楶声名大震,被授为权户部侍郎。

元祐八年(1093年),章楶被除知同州。

夏军十万入侵,章楶命折可适将兵六千潜入夏境,先得守峰卒姓名,假装成首领行视,叫出守烽人,将其斩杀,使烽火不能传递,在尾丁硙大破夏军。之后又败夏军于高岭。章楶令都监张存统兵入韦州,攻安州川、霄柏川诸处,斩首千余人。

夏军在没烟峡修筑城砦,在韦州集结数万兵力,准备进攻环庆。章楶命宋军向韦州急攻。夏军逃跑,宋军撤退时夏军**,宋军设伏,夏兵大败,首领被斩者二人,死士卒无算。宋军修筑定远城,西夏集结**准备进攻,章楶指挥宋军将集结中的夏军击溃。

西夏进攻熙河、兰岷、鄜延,朝廷命令平时用浅攻扰耕来困扰对方,若西夏举兵深入就坚壁清野,使其无所掠获。章楶则认为,浅攻扰耕,只能伤其皮肤;坚壁清野,则消极被动,劳苦百姓,反为所困。他借此提出了自己的战略部署和战术:

一、陕西六路互相配合,更迭环攻,加以集中兵力重点出击,使之腹背受敌,应接不暇;

二、遇敌大举进攻,则以弱兵诱敌,只管守御,再埋伏精锐,出奇兵击其惰归。这样外伏强兵,才能坚壁清野固守于内,以逸待劳,操必胜之计。

元祐八年(1093年),宋军进入夏境,西夏派兵控制神流堆,宋军进破夏军,攻取宥州。西夏铁骑赴援,宋军驻扎长城岭,夏军多次挑战,宋军都未应,待其疲惫,方才出兵奋击,夏军大败。

章楶短暂内调

绍圣元年(1094年)后,章楶改知应天府。次年(1095年)正月十二日,加集贤殿修撰,改为权知广州。再调为江淮发运使。

章楶威震夏国

主词条:平夏城之战

绍圣三年(1096年),西夏梁太后因为宋夏间的地界不定,多次大肆侵犯,章惇取消边界划分,命宋军进讨。夏崇宗李乾顺见多次扰边不利,遂率五十万人亲征,攻陷金明寨(今陕西安塞南)。夏军占据横山,并河为寨,四出寇掠,秦、晋之路皆塞。并屯兵数万于边境上,宋军出击,大败夏军,攻取葭芦。九月,梁太后命右厢一带首领遣使从间道至环庆路,诈言“愿举族归汉”。章楶遣将钟傅、折可适率兵援接,夏兵卒起,四围合击,力战不胜,钟傅等全师而还。

绍圣四年(1097年),夏军进犯,宋军乘虚攻破没烟峡寨,斩首三千余级。夏军七万攻绥德,六万攻麟州,均为宋军所败。葭芦城竣工,被夏军包围六日,宋军援军到达,击退夏军,迫使其退守长波川。宋军趁胜入界,斩首两千余级。

哲宗咨询对边境形势的良策,章楶提出在胡芦河川筑城堡,占据有利形势迫近西夏。哲宗同意,命他出知渭州。章楶于是公开修筑数十城,佯示怯弱,暗中率领四路兵马出胡芦河川,用二十天时间,在石门峡江口好水河南边筑起二城:平夏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西北)、灵平寨。

刚兴建时,夏军出兵争夺灵平寨。章楶因夏军猖獗,商议守泾原之灵平会,命钟傅与部将苗履统众筑城,梁氏遣兵力争。钟傅将步骑二万出不意造河梁济师,作金城关,扼其险要,夏军于是战败。夏军十余万人进攻平夏城,左骐骥使姚雄率熙河士卒七千人赴援,力战击退夏军,斩首三千余级,俘获数万人,此城遂筑成,被赐名“平夏”。正在宋军与夏军激战时,章楶指挥宋军攻克西夏的洪州(今陕西靖边西南),击破西夏大将嵬名济所部援军。接着修筑环庆、鄜延、河东、熙河等路的城寨。西夏大惊,却不敢妄动,宋朝边防得以巩固。以后,各路宋军仿效,在要害处筑城五十余所。朝廷计功,加章楶左朝议大夫、枢密院直学士。随后,宋军出兵讨击,大败贺浪罗。

葫芦河据西州形胜,章楶拟城之,以逼夏国。令总管王文振统熙河、秦凤、环庆诸路兵,以折可适为副,*具版筑,筑城于石门峡好水川之*,控扼韦州、灵、夏诸隘。梁氏集倾国兵驻没烟峡,设伏以待。折可适率军先至,迷失道路,遭到伏击,死亡上千人。

同年八月,宋军攻入西夏,击败夏守军,包围夏州,辽朝劝和。宋军与夏军交战,大败嵬名乞勒,夏军丧失万计。

章楶接连攻取了会州、盐州、兰州等地,在南牟会置西安州、葭芦寨置晋宁军。元符元年(1098年),章楶提出天都畜牧耕稼膏腴之地,人力精良,产良马,夏人得此则能为国,失此则于兵于食皆有妨阙。将来进筑城寨,占据了当,夏人所有惟余兴灵,虽未灭亡,大势已定。于是泾原进据天都,熙河进据会州,宋夏以沙漠为界,秦州成为内地,幅员一千余里,首尾相连,共进筑城寨五十余所,无不如意。河东、 鄜延、环庆边面亦各相通,尽有横山之地。从此西夏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章楶认为“横山、天都”一带是西夏重兵屯粮之处,便利其入侵宋朝,如为宋军所得,将能很好地解决宋军攻夏时的补给问题,“遂以沙漠为界,彼无聚兵就粮之地,其欲犯塞难矣”。宋军多次出击,斩获甚众。

自北宋修筑平夏城后,沿边诸路也相继进筑城寨。西夏人怒道:“唱歌作乐地,都被汉家(指北宋)占却,后何以堪?”梁氏派兵四十万进攻平夏城,攻打十三日,不能攻破,章楶率军救援,击败防备宋军的夏守军,斩杀罔罗,击败嵬名济等,斩首两万级以上,夏军开始撤军。章楶指挥宋军包抄反击,大破夏军。

梁氏既解平夏围,人马仍在泾原近边盘泊,见官军尽屯葫芦河,知声势不相应,潜遣精锐入镇戎军,掩至二寨焚掠。两日后,闻援军至,走回。天大雪,人马僵冻过半,冻死无数。

初,梁氏围平夏,恐诸路赴援,遣驸马都尉罔罗屯罗萨岭,御熙河路;大首领咘心屯梁柽台,嵬名济驻白池,御鄜延、秦凤诸路。攻城甫十二日,闻熙河王愍入界斩罔罗,鄜延刘安、张诚入界败咘心、嵬名济等,军中遂无斗志,及还,遣首领嵬名咩布至辽乞兵,犹恐汉兵深入,于诸州分掘窖粟,点集诸监军司兵,践踏沿边食用,为清野计。

西夏六路都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号称勇悍善战,当时驻于平夏附近,托名畜牧,实际上是准备等待黄河解冻后再次入侵。章楶通过间谍得知其军戒备不严,于是命折可适、郭成率两千精骑奇袭天都山,直入大营,擒获嵬名阿埋、妹勒都逋等,俘获夏军三千余人,缴获**十余万头(只)。全歼仁多保忠所部,仁多保忠仅以身免,夏崇宗为之震骇。哲宗接到捷报,亲坐紫宸殿,接受文武百官祝贺,擢升章楶官职至枢密直学士、龙图阁端明殿学士,进阶大中大夫。

章楶认为:泾原遣师浅攻者凡四次,而三次兵马所至不过百里,西人以为怯,又以为技止于此,故阿埋等安居山林,谓汉兵不能深入,故得乘其不备擒之。盖亦堕于多方误之之计也。西夏放弃天都山,宋军多次乘胜进攻,**了仁多保忠之弟仁多洗忠。

章楶上奏道:“许其并边之羌,纳疑归命,锡以爵赏金帛,给予服章银器,各许其耕垦故土,自为篱落,归顺者必众。”又拟定加官进爵及赏赐钱财的条例呈给哲宗。西夏多次遭到宋军冲杀,部族离散,投降宋朝的人越来越多,夏崇宗于是命结讹遇率数万人在神堆驻营控制。宋军发动进攻,斩俘四千余,结讹遇大败而还。

此后,章楶与西夏令王皆保交战,将其击败并擒获。

章楶在泾原为帅四年,共创设一州、九城,举荐、拔擢人才,不问出身,麾下培养、任用了折可适、李忠杰、朱智用等将领。《宋史》称“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不久后,哲宗亦停战休兵。章楶在这一时期建立的边功,号称“为西方最”。

当时与章楶同宗的宰相章惇于朝中执政,世人因此认为章楶之所以能够贯彻其战略,与章惇等人的支持分不开关系。

章楶晚年生活

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章楶以年老为由辞官,居住在河南。之后,徽宗召见章楶,加以挽留,并拜他为同知枢密院事,加通议大夫;同时让章楶的儿子章縡在开封做官,以便就近奉养章楶。同年,应章楶的奏请,徽宗罢省提举弓箭手司。

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二十六日,因章楶极力请辞,徽宗不得已,遂授其为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同意他致仕。数日后,章楶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徽宗闻讯伤悼,于八月一日亲临章楶府第祭奠。同月,徽宗下诏追赠章楶为右银青光禄大夫。后加赠太师,追封秦国公,谥号“庄简”,抚恤助丧很优厚。后改谥“庄敏”。

章楶历史评价

邹浩:具官某受知哲庙,擢付帅权,既生致夫酋豪,且广恢于境土,屡形捷奏,数被褒嘉,眷宥密之须,才越班联而登用蔽。(《章楶同知枢密院制》

范纯仁:伏审进被宠荣超升,宥密内以谋脩于七德,外将震叠于四夷,应率土之具瞻,喜大贤之登用,伏惟柜密通议,机筹独运,文武兼资,挺生杞梓之材,蔚为廊庙之器,果由省闼入践枢庭,协赞治功久预裁于国论,发挥雄略,遂专决于兵谋,圣时方偃于干戈,宠任爰资于柱石。(《贺枢密章通议》

赵佶:章楶才兼文武,学富古今。赤心百为,白首一节。(《章楶赠银青光禄大夫制》

赵鼎:起诸生,及作帅,颇有可称,种师道、师中皆出其幕府。(建炎笔录

脱脱:神宗奋英特之资,乘财力之富,锐然欲复河、湟,平灵、夏,而蔡挺、王韶、章楶辈起诸生,委褒衣,树勋戎马间。世非无材,顾上所趣尚磨厉奚如耳。观挺之治兵,韶之策敌,楶之制胜,亦一时良将。(宋史

宋濂:若庄简公楶,建功泾原而夏童不敢东牧。(《故章府君墓版文》

蔡东藩:章楶定计筑寨,连破夏众,擒悍寇,翦夏卒,虽不免劳师费财,而夏人夺气,悔罪投诚,西陲得无事者数年,楶之功固有足多者。(宋史演义

章楶主要作品

章楶著有《成都古今诗集》6卷,今散佚。《南海志》称其撰有《广州府移学记》。

《全宋诗》录其诗10首,另有词作《水龙吟·杨花》《声声令》等。宋人朱弁在《曲洧旧闻》中评价:“章质夫作《水龙吟》,咏杨花,其命意用事,清丽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便觉质夫词有织绣工夫。”近人俞陛云评:“此词虽不及东坡和作,而‘珠帘’四句、‘绣床’三句赋本题极体物浏亮之能,若无名作在前,斯亦佳制。”

章楶轶事典故

章楶曾对吕本中陈说自己刚入川蜀做官时,妻儿随行。妻子乘一驴,由他在旁牵缰绳;一对儿女年纪尚小,便共乘一驴驮行。吕本中称赞道:“前辈勤俭不自侈,大盖如此。”

章楶教导子嗣非常严厉,他担心几个儿子放纵松懈,于是在闲暇时就将他们关在一个书屋里面。后来,长子章縡、三子章綡都顺利登第,颇有诗文方面的成就。

章楶知人善用,能举贤任能。平夏城之战时。西夏大举围困平夏城,急报传至开封,宋哲宗颇感担忧,但章楶却多次奏称平夏“决保无虞”。守将郭成坚守半月有余,西夏始终无法攻克,只得撤围而去。战后,哲宗召回章楶,询问他守城的方略,章楶回答:“初无他术,但如郭成辈皆一路精选,俾守一城,知其可保也。”

章楶以文臣为帅,颇有能名,北宋末年的大将种师道、种师中都出自其幕下。他曾亲自向宋哲宗举荐种师道,称其“拙讷,如不能言,及与之从容论议,动中机会,他日必为朝廷名将帅”。靖康初年,种师道入朝为同知枢密院事,主持开封府防务,宋钦宗曾问他:“你还在任小官时,有赏识你的人吗?”种师道献上章楶当年的奏章。钦宗感叹章楶有知人之明,于是授他的孙子章茂、章荩为官。

章楶人际关系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家世

六世祖

章仔钧

五代时仕于闽王王审知帐下,官至高州刺史。北宋时追封爵位至琅琊王。

高祖父

章仁彻

五代时曾任建州节度推官。

曾祖父

章文谷

南唐庚午科状元,入宋后官至工部侍郎。赠太子太保。

祖父

章频

北宋初年官至刑部郎中,在出使辽国时去世。后赠司徒。

父亲

章访

被授为三班奉职。后累赠太尉等官。

叔父

章得象

宋仁宗时宰相,封郇国公。死后累赠太尉兼侍中,谥号“文简”。

章俞

累官太常少卿、银青光禄大夫等。后赠太师、陈国公。

平辈

长弟

章棻

官至承直郎、知清流县。

二弟

章柷

生平事迹不详。

三弟

章楈

获赠右承事郎。

堂弟

章惇

宋哲宗时宰相,章俞之子,封魏国公。累赠观文殿大学士、太师、魏国公。

——

妻子

和氏

累封秦国太夫人。

子辈

长子

章縡

宋徽宗时任提点淮东刑狱,因得罪宰相蔡京而被贬谪,终老于宫观官。

次子

章综

宋徽宗时通判常州,被蔡京排挤,贬至秀州。

三子

章綡

曾任户部员外郎,被蔡京排挤,出贬温州,晚年复官至龙图阁直学士。

四子

章绾

宋徽宗时知丹徒县,被蔡京排挤,出贬睦州。

五子

章綖

宋徽宗时签判西安州,遭蔡京诬陷,刺配沙门岛。晚年复官内殿崇班。

六子

章縯

宋徽宗时签判苏州,被蔡京排挤,出贬永州。

幼子

章缜

生平事迹不详。

女儿

章氏

嫁中书侍郎刘逵。

章氏

嫁集贤殿修撰刘何。

孙辈

孙子

章杰

曾任龙图阁直学士、知苏州。

章茇

曾任承奉郎,被蔡京排挤,出贬处州。后复授“寺监丞”。

章荩

宋徽宗监苏州税,被蔡京排挤,出贬均州。后复授“寺监丞”。

表格参考资料:

章楶史料索引

《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列传第八十七》

《八闽通志·卷六十四》

zhua曲子白渡白颗

上一篇:郦炎
下一篇:姚鼐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