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屏

张维屏


更新时间:2025年3月20日 21:30 浏览量:21

  • 本    名:张维屏
  • 字:
  • 号:
  • 所处清代
  • 出生地:广东番禺
  • 生日期:1780年
  • 逝世日期:1859年1013日

简介


张维屏(1780~1859年10月13日),清代官员、诗人。字子树,号南山,因癖爱松,又号松心子,晚年也自署珠海老渔、 唱霞渔者,广东番禺人。曾作长诗等讴歌抗英,是爱国诗人。

详细资料


张维屏人物简介

张维屏(1780-1859年),字子树,号南山,又号松心子,晚号珠海老渔,广东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人。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中进士,因厌倦**黑暗,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辞官归里,隐居“听松园”,闭户著述。

张维屏少时就有诗才,闻名乡里。**战争爆发后,张维屏目睹英国对中国的野蛮侵略,激发了爱国热情,写出了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三元里》,赞扬陈连升、葛云飞、陈化成捐躯报国的《三将军歌》等。这些诗篇在当时流传很广,影响很大,成为鼓舞爱国主义的有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战争史的可贵资料。已故的著名文学家阿英(钱杏邨)曾称赞张维屏的这些诗是**战争中“最具有灿烂不朽光辉”的“英雄史诗”。

张维屏生平事迹

张维屏

张维屏(1780~1859年10月13日), 清代官员、诗人。字子树,号南山,因癖爱松,又号松心子,晚年也自署珠海老渔、唱霞渔者,广东番禺人。嘉庆九年(1804)中举,道光二年(1822)成进士。此后在湖北、江西任州县地方官,一度署理南康知府。为官清廉,终因不耐**的**,于道光十六年(1836)辞官归里。

其父曾任四会县学训导,张维屏从小接受家庭教育,少年时即以能诗名,13岁时名列番禺县童子试榜首,知县吴政达赞赏其才华,取《毛诗序》“南山有台,乐得贤也”之意赐名“南山”。张维屏于嘉庆九年(1804)中举后,首次进京赴考,诗坛大家翁方纲阅其诗作,惊呼“诗坛大敌至矣!”再度赴试时,翁方纲为他和黄培芳、谭敬昭等三位岭南诗人之诗集作《粤东三子诗序》,从此“粤东三子”的文名得到显扬。张维屏曾与林伯桐、黄乔松、谭敬昭、梁佩兰、黄培芳、孔继勋筑云泉山馆于白云山,人称“七子诗坛。”

道光二年(1822),43岁的张维屏四度会试终成进士,外派湖北黄梅县知县,同知。是年江水暴涨,田园淹没,他乘小舟巡视灾区,由于洪流湍急,小舟竟为急流冲走,他幸为树枝挂住,得以不死,百姓为之歌:“犯急湍,官救民,神救官……”他视察灾情后动用库银赈济,使灾民获得实惠。后补长阳县知县,又署松滋、广济等县知县。过三年,返粤丁父忧,次年迁家回清水濠故里。道光九年(1829),他被聘为学海堂学长。居家数年,致力于教育事业。道光十年(1830),张维屏丁忧服阕,同林则徐、黄爵滋、龚自珍等在北京结“宣南诗社”。后又出任了几年的地方官员,但他最终看透****,产生“一官无补苍生,不如归去”的念头,终在道光十六年(1836)五十七岁时告病辞归广州,赁居河南花地潘氏别业东园。他将所筑小园名为“听松园”,于松涛间悉心著述讲学、游园吟诗。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时专门拜访,征求禁烟对策。**战争爆发后,张维屏写下反对外敌侵略、赞颂人民抗战的不朽诗篇,其中《三元里》和《三将军歌》最为著名。咸丰九年(1859)九月十八日(10月13日)病逝于清水濠,葬于广州城东北银坑岭,临终留下时人争传之绝笔:

烟云过眼总成空,留得心精纸墨中。书未刻完人已逝,八旬回首惜匆匆。

偶堕尘寰八十年,飘然归去在罗天。松溪花棣常游处,或者诗魂系画船。

张维屏文学成就

张维屏在嘉庆、道光年间以诗著称,与黄培芳、谭敬昭号称“粤东三子”。**战争前,他受到诗坛耆宿翁方纲、曾燠的赏识,又与宣南诗社中成员交往唱酬,诗篇内容大多是山水、闲情、赠答,夹杂一些壮志蹉跎的感慨。只有少数反映现实的篇章。如“体近谣谚”的《县言》组诗等,暴露了吏胥贪婪毒狠的面目;《黄梅大水行》《催科》等,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怀。**战争期间,是他诗情最激昂的时期,写下了《三将军歌》《江海》《书愤》《孤坐》《海门》《雨前》等一系列爱国诗篇,表彰抗战,指斥投降。特别是《三元里》,是这一时期诗坛少见的歌咏人民自发反帝斗争的佳篇。

张维屏认为“诗固出于**”(《陈清端公诗集序》),写诗当如造物之自然。他的诗以明白晓畅的语言**情实景,于白描笔墨中又时见含蓄凝炼。故林昌彝说他“警炼异常”(《射鹰楼诗话》卷十三)。他引新事物入诗,如写火轮船、世界地图等,表现了近代诗突破传统题材、展拓诗境的趋向。张维屏古文也有一定成就。恽敬称誉他为“岭外柳仲涂”(《送恽子居还常州》诗注)。他批评当时古文两大病,即“陈言”与“赝古”,提出“不拘成见,不囿偏隅,随感而通,因物以付,如风行水,如水行地”(《复龚定庵舍人书》)。他的文章不拘体格,随意挥洒,如《释涉川片云行草序》就云生发,《十二石山斋记》依石立论,都表现出“意新格创”(许应騤评《情释》语)的特色。

张维屏著有《张南山全集》,汇集诗人各种著述刻本。其中《松心诗略》,亦称《松心十录》,共10集,是其门人选全诗十之二三而成,为今传张诗最多之本。道光末年刻文有《松心文钞》10卷、《松心骈体文钞》。尚有《听松庐诗话》《艺谈录》《国朝诗人征略》等有关谈诗及文献掌故著作。

张维屏著作详介

《国朝诗人征略》是张维屏在嘉庆、道光年间所著的大型诗话汇编。全书分《国朝诗人征略》(即 《初编》)和《国朝诗人征略二编》两编。《初编》编定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六十卷,收入清代诗人929家。《二编》编定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十四卷,收入清代诗人258家,中重出者数人,增补者又约十余人。本书以诗人为条目,每条下大抵包括五部分内容:

一、其人的字号、里贯、生平上要经历及著作;

二、辑录自诸家文集、诗话、志乘、说部中有关的轶事及诗评;

三、摘录作者自撰的《听松庐文钞》 《听松庐诗话》《松轩随笔》《松心日录》中有关的评述;

四、其人重要诗作的标题;

五、其人诗作佳句摘录。

张维屏书法

《征略》的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诗人所编撰,保存了不少不见于其他载籍的诗人资料,尤其是广东 诗人的资料,甚为详尽,颇具文献价值;第二部分征引诸书,取材宏富,无曼衍之病,是较 为完备 的诗人资料汇编,其中所引的一些著作,现已希见或失传,故更为可贵;第三部分是全书的精华,大量引录作者的著作,进行又体而微的评介,有不少精到之论,且所引录的四种著作,如《松轩随笔》、《松心目录》并无单行本,赖此书得以流传。第四部分可视为作者所编清诗选的选目,足供后世选家采录;第五部分所引诗颇为精审,佳句后每附评语,可供学诗者取法。《国朝诗人征略》这种体例为张维屏所独创。劝一以说,此书是集“传”、“论”、“选”于 体的,不能简单地把它归到“ 资料汇编”的一类中。在多达五六百种清代诗话著作中,《征略》无疑 是最具特色的,其卷帐之浩繁、内容之丰富,超过了同时代许多诗话著作,至今仍是研究清代诗人的十分宝贵的参考文献。由于它采录面广,便于检索,也可供文学爱灯者翻检阅读。张氏在《自序》中说此书足以“增**见,陶冶性灵”,当非虚语。本书编定及出版后,即受到当时学者的关注。龚自珍在道光三年(1823)读到本书,激赏之, 为作《张南山国朝诗征序》,认为本书是“诗与史”之结合,以“选诗”为“作史”,“故其门庭也远,其意思也橘,其体裁也赅”。谭献在《复堂日记》中谓欲撰《国朝诗录》,并删正《国朝诗 别裁》《国朝正雅集》《湖海诗传》等书,叹息“张南山《诗人征略》未在行筐”,无从检索 。符茵森《寄心庵诗话》谓“《诗人征略》一书,搜罗宏富,考订详明”,何曰愈《退庵诗话》称是书“尤为有功文献”邱烯萎《五百洞天挥廖》称“《征略》一作,传世及远,独享盛名”,徐世昌《晚晴簃诗汇》谓此书“馏抓详备,有功文献”,刘声木《苍楚斋随笔》亦称其“搜罗宏富,辨论详备,眉目清晰,便人检索,体例亦未尝不善”。今人所编辞书,如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文学大辞典》、黄山书社《中国近代文学大辞典》等对此书均有专条介绍。

《国朝诗人征略》两编,也是研究张维屏**思想及文学理论的重要文献。作者在帕序》中称:“盖以人言,则智愚贤否,等有不齐:以诗言,则凡作诗之人,皆得谓之诗人。诗以人而重,人不以诗 而轻也。”又谓本书“意在知人,本非选诗”,故其搜罗至为广泛,大臣名将,硕彦通儒,布衣隐士,僧道女流等皆得以入传,“其中或因题,或因事,或已所欲言,或人所未言,意欲无所不有, 不专论诗之工拙也。”可见作者的本意是在于“人”而不在于“诗”。《征略》中所载大量名臣名 儒事略,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务。军事方面,如收西北、平叛乱、办乡兵、制造****等 ;经济方面,如治河、开矿、赈灾、钱法等;教育方面,如建书院,兴义学等,皆—一网罗。在其中可体现作者经世之志。虽然如此,张维屏毕竟是位杰出的诗人,手眼俱高,对诗歌的欣赏、鉴别、选择别有会心之处,第三部分中的评论,如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所说的:“于尚论中寓阐幽意。”其中不少表达了张氏的论诗宗旨,在《征略》两编中,作者多次强调写诗须要有**,要有真**:“人有** ,诗于是作。”“诗安有定格哉!但有真才、真学、 真**,其诗自有佳处。”书中选录了王士祯袁枚等诗人具有“**”的作品,并加以评述。《征略》对一些重要作家的评论尤有见地。如评王士祯云:“阮亭先生诗,同时誉之者固多,身后毁之者亦不少。推其致毁,盖有两端:一则标举神韵,易流为空调;一则过求典雅,易掩却性灵。然合全集观之,入蜀后诗骨愈苍,诗境愈熟,懦染大笔,积健为雄,直同香象渡河,岂独羚羊挂角。识曲听真,要当分别观之。”张氏激赏渔洋入蜀后诗,可谓独具只眼。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中,大量引录张维屏《征略》两编中的议论,由此也可见此书的重要价值。

张维屏发展

钱仲联,号梦苕,浙**州人,生于江苏常熟。著名诗人、词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国学大师。苏州大学终身教授。 钱先生1926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馆,先后任教于大夏大学、无锡国学专修馆、南京中央大学、南京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前身)、苏州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先生被评聘为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

张维屏战略

《征略》两编中所采的名篇佳句,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道、咸以还,选清诗者,当以此书为主要的参考用书,如徐世昌的《晚晴耪诗汇》、吴翌凤的《国朝诗》以及今人的一些选本,都可看到 张氏的影响。《征略》中所摘的联语,甚为精到,为人所爱重。诗人陈融谓自己在临池作书时,“每伸纸寻联语,辄检《诗人征略》则得之。”(《读岭南人诗绝句})) 然而,《征略》两编尚有不足的地方,由于篇幅宏巨,资料搜集一时未能完备,全书至付刻时尚未完 成,甚至有卷而无目,有目而无内容者。如《初编》卷五十六,缺邵咏、邵诗、袁棠、盂佐舜、俞廷柏、赵继曾、陈鸿寿,卷五十七缺钱林、屠悼、陈传经、胡豹文,卷五十八缺黄玉衡、王衍梅、 刘广礼,卷五十九缺朱依真、何彬、何元、顾日新、方绳武、招茂章、汪家檀、张仁,卷六十缺邱 士超、汪继熊、蔡廷榕、郑濒若、凌湘衡、甄大民、程谦佑。陈裴之、黄乔松、黄照文。《二编》 卷十二。卷十四、卷十六、卷二十二、卷二十四、卷二十八、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 十三、卷四十二、卷六十,皆有卷而无目。全书的编次亦较杂乱,详略失当。如阿桂本非诗人,书 中却以洋洋数千言介绍其生平功业。极为不伦。此外,所引诸书,每有删节,难兔割裂之嫌。尽管有上述这些缺点,对全书来说,还是暇不掩瑜的。《国朝诗人征略》初编六十卷,有道光十年(1830)“粤东省城超华斋”刊本,即《张南山全集 》中的一种。又有“粤东省城西湖街富文斋刊刷”本。《国朝诗人征略》二编六十四卷,有道光二十年(1840)“粤东省城超华斋”刻本。

张维屏讴歌抗英

清道光十九年(1839),钦差大臣林则徐奉旨到广东查禁**,一到广州即出城到花地访晤卸任归里的张维屏,又邀请他到衙署共商禁烟大计。张维屏此时的身份是学海堂学长,又受聘主讲东莞宝安书院。出于维持宁静生活的愿望,他劝林则徐“毋开边衅”。然而,不久英国侵略军发动**战争的*声粉碎了他的和平美梦,张维屏疾书《书愤》诗,表示了“鲰生惟痛愤,洒涕向江流”的激愤心情。他关注这场战争,创作了《三元里》《三将军歌》等长诗,真实记述了广州人民抗英斗争的史实,成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辉煌的史诗。

张维屏是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字子树,又字南山,号松心子。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出生于广州清水濠。18岁时迁居天成路西侧的贤乐里。附近的聚贤坊,是为纪念南园前后五先生而取名的。张维屏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从15岁开始,他写有诗收入在以后结集的《松心诗集》。

嘉庆九年(1804),参加广东乡试,中举人。及至京会试,落第,返粤和番禺林伯桐、黄乔松、段佩兰,香山(今中山)黄培芳,阳春谭敬昭,南海孔继勋在白云山筑“云泉仙馆”,据蒲涧廉泉之胜,为日夕诗酒唱酬之地。广州知府伊秉绶,特为之书“七子诗坛”匾额。

张维屏活跃于广州诗坛,他与一班诗友在白云山麓筑云泉山馆,据蒲涧廉泉之胜为吟哦雅集之所,时人称之为“七子诗坛”。两广总督阮元曾邀集张维屏等饱学之士到节署共商纂《皇清经解》、修《广东通志》、建学海堂等修文兴教之大事。道光二年(1822),43岁的张维屏四度会试终于中了进士。又出任了几年的地方官员,但他济世救民的强烈愿望已为“一官无补苍生,不如归去”的念头所代替,终于在道光十六年(1836)告病辞归广州,赁居河南花地潘氏别业东园。他将所筑小园名为“听松园”,于松涛间悉心著述讲学、游园吟。形势的发展却容不得他安于教书赋诗。在广州人民英勇抗击英军的斗争中,他以花甲之年的一介书生,虽没直接参加战斗,却以诗写史旗帜鲜明地站立在人民一边。他创作了叙事长诗《三元里》,真实地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场人民群众反帝反侵略武装斗争的过程,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团结御侮的英雄气概和伟大力量,同时对投降**的清政府投降派给予深刻的揭露。《三元里》展现了场面感人的壮丽的历史画卷: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家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键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

张维屏在此时所写的另一首著名诗篇《三将军歌》,详细记述了先后在广州、定海、吴淞牺牲的抗英爱国将领陈连升、葛云飞、陈化成,充满激情地歌颂了他们为国捐躯的壮烈业绩,同时遣责了一些人畏敌逃循的可耻行为。

战争的结果,以主战派受过而降下帷幕。林则徐被革职乘船离开广州,船过花地,张维屏闻讯在此等候送行,并邀请林则徐到潘氏东园一行。他的心和林则徐是相通的。当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时,张维屏愤而写下“城下寻盟古所羞”,“野鹰且莫夸头角,会见神鹏下碧空”的诗句。在反英军入城斗争中,他与梁廷柟、何玉成等爱国士绅一道组织团练、乡勇。道光二十九年(1849)三月初六,年届古稀的张维屏在听松庐冒雨检阅清水濠壮丁800余人的操练。张维屏的诗写出广州人民团结御侮的心声:

古云众志自成城,但执戈矛便是兵。制胜可能收后效?预防都说有先声。

咸丰七年(1857),英法联军燃起第二次**战争的战火,*弹落到张维屏座旁。连一个安身之地都成问题,张维屏只好徙居城西泌冲。次年十二月,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张维屏的诗记下了侵略者铁蹄下的广州惨景:

十家九户闭柴荆,白昼巡街有鬼兵。八十老人谈异事,广州城里少人行。

咸丰九年(1859),八十岁老人张维屏病逝于清水濠,葬于广州城东北银坑岭,临终留下时人争传之绝笔:

烟云过眼总成空,留得心精纸墨中。书未刻完人已逝,八旬回首惜匆匆。

偶堕尘寰八十年,飘然归去在罗天。松溪花棣常游处,或者诗魂系画船。

张维屏留给后人十分丰富的文学遗产,著述十种,诗作二千余首。其诗名远播海外,高丽、琉球、越南都有人来向他索诗集购书。维屏多才多艺,既通医学,又精书法。据说高丽、小吕宋得其翰墨者视为至宝。今广州罗岗罗峰寺内尚存有张维屏撰写的对联:

行云流水见真性,明月清风来故人。

张维屏诗作选摘

【新雷】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木棉】

攀枝一树艳东风,日在珊瑚顶上红。春到岭南花不少,众芳丛里识英雄。

清代学者--张维屏

【花地有序】海珠之南有鹅潭,鹅潭之南有花地,地以花得名,有花市焉。诗家或作花埭。以地名而言,当从土音曰花地。花地接花津,四时皆是春。

一年三百六,日日卖花人。

近海多烟水,离城少市尘。

东园数亩地,聊且寄闲身。《花地集》

【东园杂诗】

(十首选其二)

珠海西南路,名园转傍东。

树周三径外,人在百花中。

红紫成香国①,钟鱼近梵宫。②

门前有流水,舟楫往来通。

满眼皆生意,高低绿万丛。

才闻荷盖雨,又受柳丝风。

花径深深转,流溪曲曲通。

鸣蝉偏解事,催报荔枝红。

《花地集》

①原注:园外有花市

②原注:大通寺

【独吟】

身退爱适意,意行成独吟。

乌喧知市散①。人静觉秋深。

枫岸自堆锦,菊篱初绽金。

眼前真景物,诗料不须寻。

《花地集》

①  原注:花市散

【村行得句】

几重烟树路湾环,几曲清溪几点山。

看是寻常小村落,有人天上忆田间

《花地集》

【村居】

自爱村居少送迎,渔樵结伴好埋名。

溪山独对有书味,鱼鸟相亲无世情。

弟子已为大宗匠①,知交忽作小门生。

钜公索寄新梨枣,愧我蹉跎续未成。

《花地集》

①  原注:门人桂星垣编修典试湖南,夏拾珊编修典试贵州。

九月十四日偕内子泛舟花地,载酒东园,儿女及诸孙皆侍。越日遍游大通寺,翠林园,五眼桥,海山馆、贝水斗阁,缯埗仙祠诸胜,赋诗二首。

回望云山紫翠盘,离城数里不闻喧。

一舟稳载琴书酒,二老同携儿女孙。

瞻眺佛堂又仙观,徘徊水榭与烟村。

清溪且喜无风浪,况有花香送到门。

胜游恰好逢秋爽,佳庆偏宜傍水涯。

景近桑榆须爰日,舟同眷属似浮家。

管弦催出天边月,绵繍移来市上花。

但愿儿曹知稼穑,不妨老子恋烟霞。

《花地集》

【杏林庄】

结构无多妙得宜,要从雅淡见清奇。

方池引水水来曲,小阁藏春春去迟。

在野樵渔都入画,到园宾客总留诗。

最难行乐兼延寿,丹诀还应问导师。①

《花地集》

①  原注:主人善制丹药

【茉莉 素馨】两绝句

红云宴罢雪花香,好与波斯助晚妆。

太息降王终北去,故都留得小南强。

每于夜半觉香生,品格输他茉莉清。

三字不传传两字,花名原是美人名。

《花地集》

【珠江杂咏】

闻道鹅潭有白鹅,寻春花埭得春多。

花丛飞出双蝴蝶,随着卖花人过河。

《花地集》

【听松园】

花木寻常有,所难松万千。

当年谁种汝,此老不知年。

翠色映流水,涛声飞远天。

苍颜真健者,并立有红棉。①

《草堂集》

①  原注:红棉高三丈

【园中杂咏】

水松排列护江村,风起涛生籁自喧。

也与山松同一听,此园宜唤听松园。

《草堂集》

商量布置称诗家,自爱天然野趣赊。

五亩烟波三亩屋,留将二亩好栽花。

花村花埭水湾环,坐对清流意自闲。

词客画师来往熟,柴门虽设不须关。

《草堂集》

【花 埭】

东风吹送柳条斜,几处园林傍水涯。

花地花农花样巧,贫家生计在生花。

《珠江集》

【花 市】

花市朝朝水一方,目迷五色灿成行。

筠篮卖入重城去,分作千家繍阁香。

《花地集》

【大通寺】

松树一千株,松*石路纡。

鹤声云定后,龙气雨来初。

佛睡龛留火,僧归艇有蔬。

茫茫谁达岸,吾欲借团蒲。

《珠江集》

【花 埭】

珠儿珠女正韶年,花地花开集画船。

近水柳条增妩媚,入春人意倍**。

相逢斗草前裙地,最好清明谷雨天。

归不须愁江路暗,海珠明月比珠圆。

《冶春集》

【翠林园赏牡丹】

品格冠群芳,稼华称锦堂。

酒行三雅爵,人对百花王。

佛现璎珞相,仙遗环佩装。

天香原自贵,不必问沉香。

《冶春集》

【夜 行】

风里村春未肯停,隔林灯火远愈青。

野田月落路能辨,荞麦一畦花似星。

【三元里】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夷兵所恃惟**,人心合处天心到。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

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下者田塍苦踯躅,高者冈阜愁颠挤。

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一戈已摏长狄喉,十日犹悬郅支首。

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攸然逝。

魏绛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

张维屏藏书故实

道光十六年(1836)辞官后寄住在花埭潘氏东园。林则徐来广州禁烟,曾赴东园与之商讨禁烟大计。**战争爆发后,写下了歌颂人民斗争的《三元里》《三将军歌》等壮丽诗篇。喜收书藏书,以清代文集居多,藏书楼有“南雪楼”、“听松园”、“松心草堂”、“还读我书斋”等。辑刊《国朝诗人征略正续集》;著《松心诗集》《松心十录》《松心草堂集》《花地集》等。

张维屏延伸

道光帝旻宁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9月16日)撷芳殿,母喜塔拉氏孝淑睿皇后。(嘉庆即位,册喜塔拉氏为皇后。)嘉庆十八年(1813年)被封为智亲王。嘉庆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7月25日病死后,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道光”。 清宣宗画像

道光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守其常而不知其变”。来自东南海上的**流毒使他寝食不安。最后下决心严厉禁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初,道光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林则徐将收缴的**,共19179 箱、2119 袋,总计2376254斤,在虎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也引发了中英之间的紧张关系。道光二十年(1840年)年六月,英国远征军到达中国海面,**战争爆发。战争伊始,骄傲自大的道光认为英军不堪一击,但随着战事的发展,英军围困珠江口、攻占浙江定海、直逼天津大沽,使得道光大为震惊,忙派琦善等人与英军谈判。最后对外妥协,将林则徐、邓廷桢、杨芳等主战派查办,重用穆彰阿、琦善、奕山等人,重新开放广州。然而,英军并不满足于此,他们继续对虎门、宁波、厦门等地进行攻击,并于1842年攻占吴淞。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二十九日清政府与英国签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偿英国共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等。此后,清政府又与法美等国签定了中法《黄埔条约》和中美《望厦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上一篇:齐之鸾
下一篇:归有光

张维屏相关百科


张维屏相关文章


逃组词:逃组词和部首

逃组词:逃组词和部首

逃组词与部首详解大家好,最近不少网友对“逃”字的组词以及部首相关问题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下面,我将以网站编辑的身份,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逃”字的组词及其部首的相关知识。一、逃字的部首首先,我们来谈谈“逃”字的部首。在汉字结构中,“逃”字属于单

2025年4月14日 13:11

cu——cup

cu——cup

杯中世界:从名著到日常的“Cup”之旅文章简介:本文将探讨“cup”这一主题,从其日常用品的属性出发,逐步深入到文化、历史和文学等多个层面。我们将通过举例说明,从日常生活中的杯子,到名著中的相关情节,探究“cup”的多样性和丰富内涵。一、引

2025年4月5日 08:31

胡雪原 VS 胡雪岩故居

胡雪原 VS 胡雪岩故居

胡雪岩故居——江南风韵的缩影胡雪岩故居,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是晚清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私家住所。该故居不仅是胡雪岩生平的见证,也是江南传统建筑风格与富商文化交融的典范。本文将围绕胡雪岩故居的建筑特色、文化内涵、历史价值以及旅游价值等方

2025年4月3日 06:20

商务参赞——商务参赞罗兰多

商务参赞——商务参赞罗兰多

商务参赞罗兰多:解决跨国商务难题的实践场景一:跨国商务洽谈会场作为商务参赞,罗兰多在会议室的门口,整理了思绪。今天的会议将面临各种复杂而重要的决策。一进会议室,罗兰多就察觉到气氛紧张。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们都在为各自的商业利益而争论。面对这种

2025年3月30日 15:20

钩虫——钩虫图片

钩虫——钩虫图片

钩虫图片:了解与应对的全方位指南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时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片信息。其中,钩虫图片因其特殊的医学背景和现实意义,在医学教育、疾病预防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带领您走进钩虫图片的世界,通过场景化的方式,为您解析其背后

2025年3月30日 11:00

摩擦力怎么算(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怎么算)

摩擦力怎么算(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怎么算)

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计算方法详解摩擦力是物体在接触地面上移动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力的一种表现。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程设计或物理研究中,了解摩擦力的计算都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们将以简明易懂的方式为大家介绍物体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计算方

2025年3月29日 16:11

一字13点难在如何点打一字(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猜一个字)

一字13点难在如何点打一字(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猜一个字)

一字十三点,自古以来,这样的谜题都让人们绞尽脑汁。在汉字的博大精深中,每个字都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结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这个谜题,并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其背后的奥秘。一、谜题解析首先,从字面意义上看,“一字十三点”似乎在描述一个字

2025年3月29日 11:21

要是       就造句一年级:一年级要是就造句大全?

要是 就造句一年级:一年级要是就造句大全?

一年级“要是就”造句指南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常常会接触到造句的练习。其中,“要是就”是一种常用的条件句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简单的逻辑关系。本文将围绕“一年级要是就造句”展开,介绍其定义、常见错误、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2025年3月29日 01:31

一次就好歌词(一次就好歌词全文)

一次就好歌词(一次就好歌词全文)

一次就好歌词全文内容详解“一次就好”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歌曲,歌词以简洁而深情的文字,描绘了爱情的渴望与美好。下面我将详细解析这首歌曲的歌词内容。一、歌词解析开头:“一次就好”这句话开篇便奠定了歌曲的基调,表现出对某种美好时光或经历的向往与期盼

2025年3月28日 20:41

獐宝 VS 獐宝多少一克

獐宝 VS 獐宝多少一克

獐宝的珍贵与价值——以“獐宝多少一克”为中心的场景化思考一、场景设定在古老的东方,有一种被视为珍品的天然资源——獐宝。獐宝的发现往往伴随着深山老林的探险,是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这个场景中,我们正身处一家传统的中药材市场,空气中弥漫着各种

2025年3月24日 11:40

难道:难道和难到怎么区分

难道:难道和难到怎么区分

轻松掌握“难道”与“难到”的用法:情境下的用法区分在日常用语中,我们经常听到“难道”和“难到”这两个词组,由于它们发音相似,有时会引起人们的混淆。但是,它们在语境和表达意思上却有着显著的差异。本文将通过实际场景的方式,为大家讲解如何区分“难

2025年3月23日 06:50

李凭箜篌引:李凭箜篌引原文及翻译

李凭箜篌引:李凭箜篌引原文及翻译

李凭箜篌引:一曲牵魂的音乐盛宴一、初遇箜篌在古代的某个夜晚,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宫廷之中。此时,一曲悠扬的乐声打破了夜的宁静,那是李凭所演奏的箜篌之音。我们透过历史的文字,首先接触到了这场音乐盛宴的引子——《李凭箜篌引》。二、箜篌之声《李凭

2025年3月21日 02:10

蓊(蓊蓊郁郁的拼音)

蓊(蓊蓊郁郁的拼音)

“蓊蓊郁郁”是一个汉语词汇,用于形容植物茂盛、生长旺盛的样子。现在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个词汇的拼音及有关内容。拼音:wèng yù yù1. 声母和韵母:“蓊”字的声母是w,韵母是èng;“郁”字的声母是y,韵母是ù;“郁”字再次出现时,其

2025年3月20日 07:10

舍我其谁打一生肖:舍我其谁上一句是什么

舍我其谁打一生肖:舍我其谁上一句是什么

舍我其谁——探索责任与担当的多元场景在繁忙的都市中,人们常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而一句“舍我其谁”却能引发人们深深的思考。这句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句子,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一种对责任与担当的诠释。作为网站编辑,我们时常面对着众多的信息和内

2025年3月20日 06:11

语法,语法检查

语法,语法检查

关于“语法检查”的常见问题解答亲爱的网友们,大家好!近期,我们注意到许多网友对于“语法检查”的相关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功能,我们特别整理了以下关于“语法检查”的常见问题及解答。一、什么是语法检查?语法检查是

2025年3月19日 21:01

瑞雪兆丰年的意思:瑞雪兆丰年的四句诗?

瑞雪兆丰年的意思:瑞雪兆丰年的四句诗?

瑞雪兆丰年:岁月静好,盼望丰收在冬日的晨曦中,瑞雪如约而至,轻轻覆盖了大地。自古以来,人们便对这场冬日的馈赠怀有深深的期待与感慨。瑞雪兆丰年,这不仅仅是一句流传千年的四句诗,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诗中描绘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寒风

2025年3月19日 19:01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