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丨”所有汉字

找到28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yāng5
  1. 恳求,请求

    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老残游记》

    又如:央烦(央求烦劳。请人办事的客气话);央连(烦劳);央人(求人;请人);央央(央求);央倩(邀请);央中(请某人做中人);央靠(央求,请托,依靠);央请(请托);央属(请托)

chǎn8

烤肉用的器具。

guǒ8
  1. 果然,当真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审知故松山列难督师 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如:果不出所料;果尔(果真如此);果是(果然是);果若(果真)

  2. 究竟,终于,到底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宋· 苏轼《教战守》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如果,假若

    丈人顾先生曰:“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果能如此

chàng8
  1. 正;极;甚

    青衫忒离俗,栽得畅可体。——《董西厢》

    又如:畅好(畅好是,畅好道。真是,真正;正好,甚好)

  2. 尽情;痛快 。

    如:畅抒(尽情地抒发)

5
  1. 使突出于周围表面或范围之外 。

    如:凸出来;挺胸凸肚;凸起(突出;高起);凸露(高出于外);凸显(凸出显露);凸出(高出;高起)

  2. 伸出;突出 。

    如:有些地方的墙壁凸成了厚实的扶壁了

āo,wā5
  1. 周围高,中间低

    其湖无凹凸,平湖无高下。——《神异经·北方荒经》

    又如:凹岸;凹面;凹洼(凹陷);凹地;凹处

5

同“册”。

jiǎ5
  1. 第一的,上等的 。

    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shī6
  1. 效法;学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 韩愈《师说》

    又如:师古(效法古代);师仰(师法敬仰);师师(互相效法);师式(学习或效法的典范);师效(效法)

  2. 出兵征伐,进军

    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周礼·地官·州长》

    又如:师祭(古代军队出兵时所行祭祀祈祷之礼);师期(出师的日期)

shēn5
  1. 重复,一再

    伊尹申告于王。——《书·太甲》

    又如:申告(反复告诫);申言(再次陈说;重复述说)

jiū2
  1. 动词 互相纠结缠绕。《说文解字.丩部》:「丩,相纠缭也。」

chuàn7
  1. 穿在绳上的一组东西,尤指穿满的一串 。

    如:一串洋葱;一串鱼

  2. 另见 guàn

gǔn1

此时从上往下写意为从上往下跌落而旋转。

kǎ,qiǎ5
[ kǎ ]

1.卡车,载重的大汽车:十轮~。

2.卡片,小的纸片(一般是比较硬的纸):资料~|贺年~。

3.卡路里的简称,热量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符号cal,1克纯水的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为1卡,合4.1868焦。

[卡通](外)1.动画片。2.漫画。

[ qiǎ ]

1.在交通要道设置的检查或收税的地方:关~。~子。

2.夹东西的器具:发(fà)~。领带~。

3.夹在中间,堵塞:~壳。鱼刺~在嗓子里。

6
  1. 困顿,精力衰竭

    贫而不衰, 贱而不恨, 年虽疲曳, 犹庶几名贤之风。——《后汉书》

jiù5
  1. 过时的;陈旧的(跟“新”相对)

    保守也故永旧。——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旧牌儿(旧谱子。旧规矩;老样子);旧楮(旧纸币);旧垒(旧的堡垒、营垒);旧矩(老规矩);旧车;旧衣服;旧流丢(破旧的样子)

  2. 从前的;原先的

    告尔旧止。——《诗·大雅·抑》

    其旧如之何?——《诗·豳风·东山》

    非旧器者举毁。——《礼记·王制》

    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风景旧曾谙。——唐· 白居易《忆江南》

    增其旧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临摹旧作。——蔡元培《图画》

    又如:旧来(原来);旧司(原来的职守);旧姻(原先的配偶);旧望(向来的门第);旧瘴(原有的瘴气);旧格(原来的风格);旧腊(去年腊月);旧恩(往日的情谊);旧岁(去年);旧家(从前住过的房宅);旧志(从前的抱负);旧我(从前的我)

  3. 长久

    旧,久也。——《小尔雅》

    旧井无禽。——《易·井》

    旧劳于外。——《书·无逸》

    周虽旧邦。——《诗·大雅·文王》

    修旧也。——《公羊传·庆公二十九年》

    又如:旧邦(历史长久的国家;故国);旧人(久于其位的人)

nèi,nà4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冂入。冂(jiōng)表示蒙盖,入表示进入之物,合而表示事物被蒙盖在里面。本义:入,自外面进入里面)。

  2. 同本义

    内,入也。自外而入也。——《说文》

    主入也。——《周礼·职内》注

    赵不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欲止不内。——《史记·项羽本纪》

    内所著披袄中。——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3. 交入;接纳。后作“纳”

    无不务内。——《礼记·月令》。注:“谓收敛入之也。”

    夫耳内和声,而口出美言。——《国语·周语》

    距关,毋内诸侯。——《史记·项羽本纪》

    恶内诸侯客。——《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注:“谓收敛入之也。”

    又如:内金(进贡金、银、铜等物)

  4. 另见 nèi

  5. 动词 收受。通「纳」。

    《荀子.富国》:「婚姻娉内,送逆无礼。」《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pán3
yú,yù,ǒu9
  1. (象形。小篆字形,象沐猴形。本义:兽名,一种猴)同本义

    禺,母猴属,头似鬼。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亦曰沐猴。——《说文》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山海经》。郭璞注:“禺似猕猴而长,赤目长尾。”

  2. 另见 yú

  3. 名词 一种长尾猿。长尾,赤目。《山海经.南山经》:「(招摇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晋.郭璞.注:「禺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

jiè4

野草的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