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瓦”所有汉字

找到47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zhuān15

同“砖”。

wèng8
  1. 装于瓮中

    好事者信之,没日至,或取以酿酒,或开禊泉茶馆,或瓮而卖及馈送有司。——清· 张岱《陶庵梦忆》

  2. 鼻不畅通 。

    如:瓮鼻(鼻腔不畅,发声多带鼻音)

  3. 使声音变沉

    野水吞人面,青山瓮马声。——《随园诗话》引春台《塞外》

yīng18

同“罂”。

dān17
  1. 陶制罂类容器。亦用作量词

    国计徒盈策,家储不满甔。——唐· 陆龟蒙《京口与友生话别》

fǎng8

1.古代制作瓦器的工人。

2.瓶。

17
  1. 用砖砌

    明年,甓通州外郛;八年移镇 彰德,甓其城。—— 明· 方孝孺《东瓯王神道铭》

cháng11

一种腹大口小的瓦器。

zhòu13
  1. 砌。以砖修井

    甃,亦治也。以砖垒井,修井之坯,谓之为甃。——《易·井》孔颖达疏引

    甃无咎。——《易·井》。干注:“以砖垒井曰甃。”

  2. 修盖瓦沟;砌垒砖石

    甃屋行水。——《管子》

    起百尺琉璃宝殿,甃九层白玉瑶台。——《醒世恒言》

    又如:甃石(砌石;垒石为壁);甃地(以砖、石等砌地);甃城(筑城;修城);甃理(修治)

9

瓮、缶一类瓦器。

líng9
  1. (形声。从瓦,令声。从“瓦”,表示与陶器有关。本义:一种盛水的瓶子)

  2. 同本义

    今夫救火者,汲水而趋之,或以瓮瓴,或以盆盂。——《淮南子》

  3. 砖瓦砌的通水沟 。

    如:瓴甓(砖块);瓴啇瓦(砖,陶制容器,似瓶)

zhēn13
  1. (形声。从瓦。从“瓦”与陶器有关。本义:制做陶器的转轮)

  2. 同本义

    如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汉书·董仲舒传》

    若金受范,若埴(陶土)在甄。——晋· 潘尼《释奠颂》

    甄陶品类。——《后汉书》

  3. 军了的左右两翼

    使将军李恒督左甄, 许朝督右甄。—— 房玄龄《晋书·周访传》

  4. 制作陶器

    既陶既甄。——《文选·张华·女史箴》。

    甄工(甄者。制陶工人)

    甄土(揉捏泥土)

    甄冶(烧制陶器和熔炼金属。比喻造就人才)

  5. 甄别,鉴别

    甄无名之士于草莱,指未剖之璞于丘园。——《抱朴子》。

    甄升(甄别提升、晋升)

    甄免(甄别。免除)

    甄采(鉴别采用,选择采用)

  6. 审定,审察 。如

    甄正(犹审定)

    甄收(审核录用)

    甄访(查访)

    甄引(审察引用)

    甄事(审察事理)

  7. 选拔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又如:

    甄赏(选拔奖励)

    甄进(选拔任用)

    甄擢(选拔擢用)

  8. 昭显;表彰

    甄勒勋绩,永昭于后。——《成皋令任君碑》。

    又如:

    甄沐(表彰赏赐)

    甄表(旌表,表彰)

    甄酬(表彰赏赐)

  9. 造就,培养

    臣里闾孤贱,才无可甄。——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

    又如:

    甄育(培养)

    甄物(陶治百姓)

    甄陶(化育;培养造就)

ōu8
  1. (形声。从瓦,区(ōu)声。本义:盆盂类瓦器)

  2. 同本义

    瓯,小盆也。——《说文》

    流丸止于瓯臾。——《荀子·大略》

    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南史·朱异传》

    又如:瓯杓(瓦盆和木瓢)

  3. 杯;盅

    超宗既坐,饮酒数瓯。——《南齐书·谢超宗传》

    又如:茶瓯;酒瓯;瓯臾(瓯与臾。比喻地面凹陷不平之处);瓯窭(狭小的高地);瓯抠(凹凸不平。形容相貌奇异)

  4. 古代地名 。故地在今浙江省温州市

  5. 古水名,即永宁江,今称瓯江 ,浙江省第二大河,上源龙泉溪,经温州市入东海。瓯亦为温州市的别称

chī11
  1. 陶制的酒壶

    霓裳拽住君休去,待我醒时更一瓻。——宋· 朱敦儒《闻见后录》

xiáng,hóng7
[ xiáng ]

长颈的瓮坛类容器。

[ hóng ]

陶器。

ōu15

见“瓯”。

zèng16
  1. (形声。从瓦,曾声。从瓦,表示是陶制品。本义: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食物])

  2. 同本义

    甑,甗也。——《说文》

    甑,自关而东谓之甗,或谓之甑。——《方言》五

    许子以釜甄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荷甑堕地,不顾而去。——《后汉书·孟敏传》

    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宋· 陆游《杂题六首》

  3. 蒸米饭的用具,略像木桶,有屉子而无底,亦作“甑子”。

    如:他到灶屋抓了一把甑边饭

  4. 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 。

    如:曲颈甑

píng12

同“瓶”。

xián14

1.瓦屋。

2.盖瓦于屋。

wèng17
  1. 名词 一种口小腹大,用来盛东西的陶器。同「瓮」。  【组词】:「酒瓮」、「水瓮」、「菜瓮」。

    名词 姓。如明代有瓮蕙。

méng14
  1. 屋脊;屋栋

    山中有五精舍,高甍凌虚,垂帘带空。——《水经注·渐江水》

    又如:甍标(屋脊之颠)

  2. 房屋 。

    如:甍宇(屋宇);甍甍(屋宇相连的样子);甍栋(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