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矛”所有汉字

找到8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shuò12
  1. 古兵器名,即长矛。也作“槊”。

    如:矟毦(指槊上用羽毛所做的缨)

jīn,qín,guān10
[ jīn ]

表示怜悯,怜惜。因为以仪仗相迎,是对来宾的珍视、器重,是一种怜爱的表现。

表示自尊,庄重。古语云:”夫以礼待人者,必以礼律己“,即尊重别人的人,一定具有自尊自重的美德。

[ qín ]

一般解释为矛柄。因为”矜“是无刃之矛,不能杀伤,是一种”仁义“的武器;但因为其应用的场合特殊,又有一种不可冒犯的气势。就如长矛之柄,虽然不能杀戮,但不怒而威。。

[ guān ]

通“鳏”。鳏本指一种大鱼,即鳡(gǎn),这种鱼的特点是喜欢独游,所以民间多用“鳏”来形容“无妻之人”。但贵族和文人雅士多认为,“鳏”是”曲高和寡“的意思,表示技艺超卓、知音难得,多用于形容年老的君王和遗世独立的雅士。

róu9
  1. 安抚或平息,尤其通过让步

    柔远能迩。——《书·舜典》

    怀柔百神。——《诗·周颂·时迈》

    又如:柔远(安抚远人或远方邦国);柔远能迩(怀柔远方,优抚近地);柔软绥怀(安抚外方归顺者);柔远镇迩(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2. 通过加工使变软

    柔其肉。——《礼记·内则》

    又如:柔麻;柔融(溶化使柔软)

  3. 润泽

    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国语·郑语》

    厉利剑者,必以柔砥。——《淮南子·说山》

    灵之圣之,岁殷泽柔。——南朝· 梁· 江淹《迎送神升歌》

yù,xù,jué12
  1. 云的色彩

    矞云翔龙。——左思《魏都赋》。注:“外赤内青也。”

    又如:矞云(三色彩云,古代以为瑞征);矞雪(瑞雪);矞丽(华美)

  2. 鸟兽惊飞、疾走貌

  3. 通“谲”。诡诈

    矞宇嵬琐。——《荀子·非十二子》

    又如:矞宇(谲诡)

máo5
  1. (象形。金文字形,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本义:长矛)同本义

    矛,酋矛也。建于兵车,长二丈,象形。——《说文》。按,矛者,刺兵也,其饰县毛羽,兵车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又有夷矛者,长二丈四尺,兵车所不建,不常用。

    二矛重英。——《诗·郑风·清人》

    二矛重乔。

    脩我戈矛。——《诗·秦风·无衣》

    进矛戟者。——《礼记·曲礼》

    操戈执矛。——《周书·王会》

    矛若林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矛戈(矛与戈。攻击;指责);矛弧(矛与弓。泛指凶器);矛子(梭镖。装有长柄的双刃单尖刀);矛戟(矛和戟。泛指兵器);矛叉(月牙铲);矛舛(矛盾,乖谬);矛戟(矛盾。矛与盾)

jīn,guān,qín9
  1. (形声。从矛,今声。本义:矛柄)同本义

    徂耰棘矜。——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矛,其柄谓之矜。——《方言》

  2. 另见 guān;jīn

  3. 名词 矛或戟的木柄。《文选.贾谊.过秦论》:「鉏櫌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13

1.矛。

2.用矛刺取鱼、鳖等。

jué25

矛一类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