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皻 | zhā,cǔ | 16划 |
- [ zhā ]
-
古同“齇”。
- [ cǔ ]
-
皮肤粗糙皲裂。
|
皮 | pí | 5划 |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顽皮;调皮 。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 如:皮棉
|
皽 | zhāo,zhǎn,dǎn | 18划 |
- [ zhāo ]
-
皮肉上的薄膜:“濯手以摩之,去其~。”
- [ zhǎn ]
-
皮离。
- [ dǎn ]
-
面部的皮肤病。
|
皷 | gǔ | 14划 |
-
古同“鼓”。
|
皵 | què | 13划 |
-
1.树皮粗糙坼裂:“(梧桐)树似桐而皮青不~。”
2.皮肤皲裂。
3.与他人不和睦。
|
皱 | zhòu | 10划 | 收缩;紧蹙 琼窗春断双蛾皱。——南唐· 李煜《采桑子》 又如:皱白(指残花);打皱(起皱纹);衣裳皱了
|
颇 | pō | 11划 | 略微;稍 颇通诸子百家之书。——《史记·贾生列传》 周以来乃颇可著。——《史记·三代世表》 山界颇开。——《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 又如:颇识几字,颇可(稍可);颇有用;颇败(稍微击败);颇采(稍稍采用);颇脱(时或,间或);颇讥(略有讥刺) 很;甚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颇颇(很是;甚是);颇为出色;颇多;颇少;颇佳;颇甚(极甚);颇为得体(甚为切当) 不可。通“叵”。 如:颇奈(颇耐。可憎,可恨。同叵耐);颇我(我是彼非)
|
皲 | jūn | 11划 | 手足的皮肤冻裂 。 如:皲瘃(皮肤受严寒而坼裂成疮。即冻疮);皲坼(皲裂);皲皱(粗糙开裂);皲手茧足(手皲裂,足生茧)
|
皾 | dú | 20划 |
-
1.藏弓箭的器具。
2.滑。
|
皹 | jūn | 14划 |
-
古同“皲”。
|
皸 | jūn | 14划 |
-
见“皲”。
|
皳 | qiú | 12划 |
-
古同“毬”,古代的一种皮球,内用毛填充,杖击或足踢,古称“踘丸”、“皮丸”。
|
皼 | gǔ | 17划 |
-
古同“鼓”。
|
皶 | zhā | 14划 |
-
鼻子上的小红疱,俗称“酒糟鼻”。
|
皴 | cūn | 12划 | 〈方〉∶皮肤上积存的泥垢 。 如:几天没洗澡,满身是皴了 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淡干墨涂染以表现山石纹理,峰峦折痕及树身表皮的脉络、形态 。
|
皯 | gǎn | 8划 |
-
皮肤黧黑枯槁。
|
皰 | pào | 10划 |
-
同“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