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臼”所有汉字

找到14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12

古同“舄”。

jiù6
  1. 形如臼的 。如臼齿;臼头深目(形容相貌极丑);臼科(臼形的坑)

  2. 岸外而臼中。(臼中,中间凹陷。)——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9
  1. 共同抬东西

    果舁炮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舁夫(轿夫;抬棺者);舁人(轿夫);舁疾(有病勉强行事)

  2. 携带

    因呼妻子舁金归之,乡里用是重之。——《金史》

chā9
  1. 铁锹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

    又如:臿筑(锹与捣土的杵)

jiù13
  1. (形声。从男,臼声。本义:舅父,指母之兄或弟)

  2. 同本义

    母之兄、弟。妻之父为外舅,从男,臼声。凡异姓之称,不得称父,则舅之。——《说文》

    王之元舅。——《诗·大雅·崧高》

    于舅家见。——宋· 王安石《伤仲永》

    复到舅家。

    又如:舅氏(对舅的尊称);舅公(父亲的舅父);舅弟(舅父的儿子,年纪小于自己的。即表弟);舅兄(舅父之子年长于己者)

  3. 妻的弟或兄 。

    如:妻舅;小舅子

  4. 舅在则君舅,舅没则曰先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吾舅死于虎。——《礼记·檀弓》

    又如:舅姑(公婆)

  5. 称妻之父

    婿亲迎,见于舅姑。——《礼记·坊记》

  6. 古时天子称异姓大邦诸侯为伯舅,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又诸侯称异姓大夫为舅

    小邦则曰叔舅。——《仪礼·觐礼》

    使孔赐伯舅胙。——《左传·僖公九年》

12
  1. 重木底鞋(古时最尊贵的鞋,多为帝王大臣穿)

    舄,履也。——《广雅》

    赤舄几几。——《诗·豳风·狼跋》

    舄,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晋· 崔豹《古今注》

    屦人掌王及王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周礼·天官》

    又如:舄履(复底厚履)

  2. 泛指鞋

    发棺视之,止衣舄而已。——《太平广记》

    又如:舄履(即履舄。鞋的通称)

  3. 指脚 。

    如:舄履(足下)

yǎo10
  1. (会意。上为“爪”,下为“臼”(jiù),象伸手掏取之形。本义:用瓢勺取物)同本义 。

    如:舀一瓢水;舀粥

13
  1. 助词 置于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同「欤」。《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助词 置于句末,表示疑问、反诘的语气。同「欤」。《楚辞.屈原.渔父》:「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汉.王充《论衡.刺孟》:「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

jiù17
  1. 形容词 不新的、古老的、从前的。  【组词】:「旧日」、「旧交」、「旧车」、「旧衣服」、「旧习惯」。《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唐.杜牧〈旅宿〉诗:「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名词 交情、老朋友。  【组词】:「念旧」、「怀旧」、「亲朋故旧」。《三国志.卷三八.蜀书.许靖传》:「吴郡都尉许贡、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

xīng16
  1. 名词 情致、趣味。  【组词】:「助兴」、「诗兴」、「酒兴正浓」。《晋书.卷八零.王徽之传》:「乘兴而行,兴尽而反。」

    名词 《诗》六义之一。藉他事引领此事的诗歌作法。《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16
  1. 动词 扛起、抬起、往上托。  【组词】:「举手」、「高举」。《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山月。」

    动词 推荐、推选。  【组词】:「推举」、「选举」。《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xìn20

同“衅”。

xiàn8

小坑。

古同“陷”:“~铁之矛,无分发之便。”

chōng11
  1. 刚勇有力,能举石舂。——《聊斋志异》

  2. 古代因犯罪或被俘等成为舂膳的奴隶 。

    如:舂市(古代舂人所役女犯劳作之处);舂槁(又叫舂槁。 周代舂人、槁人的合称。职掌罪人服苦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