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糙 | cāo | 16划 | (形声。从米,造声。本义:没有精碾的粗米) 脱壳未舂的谷,或米舂得不白的 。 如:糙粞(皮去得不净的碎米) 毛糙,不光滑 。 如:糙纸;糙漆(形容粗黑) 不在乎或不注意精确性的 。 如:这活儿做得太糙 不贵重的,不值钱的 。 如:送点糙东西来
|
粃 | bǐ | 10划 |
-
同“秕”。
|
籶 | shēn | 8划 |
-
古同“籸”。
|
粟 | sù | 12划 | (会意,象草木果实下垂的样子。后隶变为“西”。本义:粟子,谷子) 同本义 今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一种粗糙、抗旱、但不耐霜冻的一年生禾草(Setaria italica ),具有粗而重的长穗状花序,可作谷物、干草和饲料 粟,嘉谷实也。——《说文》 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贮之州县。——《旧唐书·食货志下》 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它物者听。——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又如:粟入(税粟的收入);粟粒(谷物的颗粒) 谷粒 。未去皮壳者为粟,已舂去糠则为米。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明史·海瑞传》 又如:粟饭(糙米饭) 粮食的统称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汉· 贾谊《论积贮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唐· 韩愈《杂说》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李斯《谏逐客令》 又如:粟土(宜于种植谷物的土壤);粟陈贯朽(粟红贯朽);粟红贯朽(粮有余而腐坏,钱久不用,穿钱的绳子也乱了,比喻太平盛世,钱粮丰饶) 颗粒如粟状的东西,比喻微小 。 如:粟文(粟米状的花纹);粟金(粟状的小颗金粒);粟眉(用黛细点眉);粟粒(粟粒状之物);粟错(像粟那样细小的差错) 小疙瘩,因寒冷在皮肤上起的鸡皮疙瘩 。 如:粟栗(悚惧时肌肤起颗粒) 俸禄 。 如:粟秩(俸禄。古时以粟米支俸,故称)
|
糧 | liáng | 18划 | 名词 谷类食物。 【组词】:「乾粮」、「杂粮」。《周礼.地官.廪人》:「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其食。」《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炀帝征辽东,遣高祖督运粮于怀远镇。」 名词 赋税、田赋。 【组词】:「纳粮」。《明史.卷七八.食货志二》:「滢对以太祖尝折纳税粮于陕西、浙江,民以为便。」
|
粙 | zhòu | 11划 |
-
稻实。
|
粪 | fèn | 12划 | 屎,粪便 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粪清(粪汁);粪溷(粪坑;厕所);马粪;牛粪;粪棋(低劣的棋艺) 肥料 。 如:粪壤(指拌有肥料的灰土)
|
粅 | wù | 10划 |
-
〔~~〕粉貌。
|
粓 | gān | 11划 |
-
古同“泔”,淘米、洗涮锅碗等用过的水。
|
糱 | niè | 22划 |
-
同“蘖”。
|
糲 | lì | 20划 |
-
见“粝”。
|
粸 | qí | 14划 |
-
饼类食物。
|
糑 | nuò | 16划 |
-
粉饼。
|
糪 | bó | 19划 |
-
1.煮。
2.夹生饭。
|
糏 | xiè | 16划 | 散;放 。 如:糏糏(放逐。引申为轻贱)
|
粢 | zī | 12划 | (形声。从米,次声。本义: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 稷,即谷子 粢,稷米也。——《玉篇》 又如:粢粝(粗劣的饭食) 特指祭祀用的谷物 。 如:粢食(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 谷类的总称 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国语》
|
粳 | jīng | 13划 |
-
粳稻,稻的 一种。叶较窄,色浓绿,耐肥、耐寒,不易倒伏。米近圆形,黏性强,胀性小。
|
糭 | zòng | 19划 |
-
古同“粽”。
|
糳 | zuò | 26划 |
-
1.舂:“~申椒以为粮。”
2.舂过的精米。
3.小。
|
籸 | shēn | 9划 |
-
同“糁(shē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