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艌 | niàn | 14划 |
-
用桐油和石灰填补船缝:“中流舟漏……舟得近岸,~之而行。”
|
舠 | dāo | 8划 |
-
形如刀的小船。
|
舧 | fán | 10划 |
-
古同“舤”。
|
艞 | yào | 18划 |
-
大船。
|
艘 | sōu | 15划 | 用于船只计数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资治通鉴》 又如:两艘油船;三艘巡洋舰
|
舴 | zé | 11划 |
-
〔舴艋〕小船。
|
艩 | qí | 20划 |
-
〔橹~〕船上用以承橹的部件。
|
艇 | tǐng | 12划 | (形声。从舟,廷声。本义:轻便小船) 同本义 岸上无人小艇斜。——唐· 孙光宪《竹枝词》 以小艇游庙中。——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游艇;救生艇;橡皮艇;鱼雷艇;艇板(跳板);艇子(小船;亦指船夫) 大船 。 如:登陆艇;潜水艇
|
艅 | yú | 13划 |
-
〔艅艎〕船名。艎(huáng)。
|
艣 | lǔ | 19划 |
-
1.亦作“艪”。一種比槳大的划船工具。宋辛棄疾《南鄉子》詞:“欹枕艣聲邊,貪聽咿啞聒醉眠。”
2.指船。《醒世恒言•小水灣天狐貽書》:“那揚州隋時謂之江都,是江淮要衝,南北襟喉之地,往來檣艣如麻。”清顧炎武《赴東》詩之五:“柔艣下流澌,輕車度危棧。”
|
舶 | bó | 11划 | (形声。从舟,白声。本义:大船,海船)同本义 昔孙权装大船,名之曰“长安”亦曰大舶。—— 郦道元《水经注》 又如:舶物(用船舶运来的外国货物);舶主(古代波斯国的别名。船舶的主人);舶来(用船从国外运来;外来);舶船(巨船。大船);舶贾(国外来的商人)
|
艎 | huáng | 15划 | 船 。 如:艎板(船面上的铺板)
|
舣 | yǐ | 9划 | 使船靠岸 。 如:舣舟(舣船,舣舶。船只停靠岸边);舣楫(划船靠岸)
|
艜 | dài | 17划 |
-
长而浅的小船。
|
舺 | xiá | 11划 | 名词 船。清.王念孙 《广雅疏证.卷九下.释水》:「舺,船也。」 【组词】:「艋舺」。
|
艡 | dāng | 19划 |
-
〔????~〕见“????”。
|
舭 | bǐ | 10划 | 船底平坦处与笔直向上的舷侧之间的船体水下部分;特指曲率最大点 。 如:舭(一种船的名称)
|
艒 | mù | 15划 |
-
小船:龙舟凤~。
|
艆 | láng | 13划 |
-
1.古书上说的一种海中大船。
2.船舷。
|
艗 | yì | 16划 |
-
1.船。
2.〔艗艏〕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