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自”所有汉字

找到10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chòu,xiù10
  1. “嗅”的古字。用鼻子辨别气味

    彼臭之而无嗛于鼻。——《荀子·荣辱》

  2. 另见 chòu

12

同“暨”。

14
  1. (会意。从自,从畀(bì),“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2.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

    鼻,主臭者也。——《说文》

    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

    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

    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

    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

  3. 初始,发端

    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

    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chòu12

古同“臭”。

niè10
  1. 箭靶

    臬,射准的也。——《说文》

  2. ;引申为目标;准则

    所发无臬。——张衡《东京赋》

    又如:臬极(准则;标准)

  3. 古代测日影的标杆

    陈圭置臬,瞻星揆地。——《石阙铭·序》

  4. 刑法;法度

    王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书·康诰》

  5. 古代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 。

    如:臬司(官名。即元的肃政廉访司,掌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的工作。后明、清的提刑按察司,也称臬司,俗称臬台或廉访);臬使(即按察使);臬府(即臬司。指肃政廉访使);臬宪(旧时对按察使的敬称)

  6. 终极

    其深不测,其广无臬。——汉· 王粲《游海赋》

  7. 安装在船侧用以支架橹的木桩

    如人摇橹,臬为之碍故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6
  1. 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书·皋陶谟》

    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荀子·儒效》

  2. 女子无计可奈,见王先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从了他。——《初刻拍案惊奇》

jiǎo7

自重。

gāo12

同“皋”。

10
  1.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屏息观之。——明· 魏禧《大铁椎传》

    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数息可达。——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一息尚存;鼻息

  2. 利息,利钱

    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史记·孟尝君传》

    又如:息利(利息);息金(利钱,利息)

  3. 消息

    至今已八九日,并无息耗,不免忧疑。——欧阳修《熙宁四年与大寺丞书》

    又如:信息(音信;消息);息耗(消息,信息)

  4. 亲生子女

    汝息为我子,汝亲为我翁。——张籍《董公诗》

    又如:息子(亲生儿子);息女(亲生女儿);息男(亲生儿子)

  5. 春秋时诸侯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息县北

niè16

〔臲〕摇摇欲坠;不稳定。(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