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糸”所有汉字

找到40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chuō,chuò18
[ chuō ]

同“绰”。

[ chuò ]

古同“绰”。

mì,sī6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一端象丝束的绪,一端象丝束的头,中间是丝绞。本义:细丝)同本义

    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说文》

  2. 名词 细丝。《说文解字.糸部》:「糸,细丝也。」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xì,jì19
  1. 动词 悬系。《说文解字.糸部》:「系,悬也。」三国魏.曹植〈辅臣论〉:「群言系于口,而研核是非。」

    动词 接续、继承。《文选.班固.东都赋》:「系唐统,接汉绪。」

zuǎn17

古同“纂”。

14
  1. 非常,很 。

    如:綦谿(深峭,极深);綦谷(极深)

fán14

同“繁1”。

ruǐ18

1.下垂的样子:“佩玉~兮,余无所系之。”

2.聚。

3.茸。

4.古同“蕊”,花蕊。

wěn10
  1. 扰乱

    恐众官齐言,有紊太师清听。——明· 许仲琳《卦神演义》

17
  1. 〈动〉 拴;系结,忽风云腾涌,急系缆。——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又如:系腰(腰带);系鞋带;把晾衣服绳系在树上;她的头发上系了一根红缎带;腰上系了一根紫色的…腰带;把卡片系在包上;把衣服扣系上

    约束;羁绊,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汉· 贾谊《鹏鸟赋》

zuǎn20
  1. 收集;汇集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楚辞·天问》

    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 韩愈《毛颖传》

    歌枣下之纂纂。——潘岳《笙赋》

    又如:纂言(纂集言词,而从事述作);纂论(聚集众议);纂纂(积聚的样子)

  2. 编撰;编辑

    今且各纂诗笔,粗为卷第。——白居易《与元九书》

    要纂三部书嘉惠来学。——《儒林外史》

    又如:纂述(编撰述作);纂次(编撰;编排);纂刻(编集刊印);纂集(编撰汇集)

  3. 通“缵”。继承

    纂修其绪。——《国语·周语上》。注:“纂,继也。”

    纂尧之绪。——《汉书·叙传》

    况纂帝业而轻天位。——张衡《东京赋》

12
  1. 紫色的衣服和绶带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韩非子》

    怀金垂紫。——《后汉书》

10
  1. 预先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国语·吴语》

    又如:素脩(预先早作准备);素构(预先构思草拟);素赏(预先行赏);素定(预先确定)

  2. 向来;从来就 。

    如:素不相识;素不通信

  3. 用于语言或方言中某种具有重大特色的结构单位 。

    如:语素;调素

dào25
  1. 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柳营出号风生纛。——许浑《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

zhā,zā10
[ zhā ]

同“扎”。

[ zā ]

同“扎3”。

yíng16

繚繞:~回。~繞。~紆。~懷。

17
  1. (形声。从糸(mì),繄(yī)声。①本义:戟的套子。②句中、句首语气词)

  2. 惟;只

    尔有母遗,繄我独无。——《左传》

  3. 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国语》

shào13

古同“绍”。

jié,xié12
  1. 同本义

    絜,麻一絜也。——《说文》。字亦作絜。

    束缚谓之絜。——《通俗文》

    絜,束也。——《广雅》

    子孙累世絜驾。——《韩非子·五蠹》

  2. 用绳度量围长

    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庄子》

  3. 泛指度量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汉· 贾谊《过秦论》

juàn12

1.用来束腰或衣袖的绳子。

2.束缚。

3.弩弦。

téng16
  1. 绳索

    縢,索也。——《广雅》

    朱英绿縢。——《诗·鲁颂·閟宫》。传:“绳也。”

    摄缄縢。——清· 黄宗羲《原君》

    又如:縢履(用绳编的鞋)

  2. 缄封 。

    如:縢书(指金绳函封的玉册);縢牒(犹言金缄玉牒)

  3. 边饰

    无縢。——《仪礼·士丧礼》

  4. 绑腿

    羸縢履蹻。——《战国策·秦策》

  5. 囊,袋

    其缣帛图书大者连为帷盖,小乃制为滕囊。——《后汉书·儒林传》

    又如:縢囊(囊,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