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卬 | áng,yǎng | 4划 | (“仰”的古字) 向上;抬头向上 卬,望欲有所庶及也。从匕,从卩,会意。——《说文》 瞻卬昊天。——《诗·大雅·云汉》 卬引弓射。——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卬望(抬头向上看);卬首(抬头);卬曲(俯仰,高低) 仰仗;依赖 上足卬则下可用也。——《荀子·议兵》 卬关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 又如:卬食(谓依人为生);卬给(赖以供给) 动词 仰仗。《说文解字.匕部》:「卬,望也,欲有所庶及也。」《荀子.议兵》:「上足卬则下可用也,上不卬则下不可用也。」 动词 仰慕、仰望。通「仰」。《诗经.大雅.云汉》:「瞻卬昊天,云如何里?」《楚辞.宋玉.九辩》:「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
|
卩 | jié | 2划 | 名词 古代一种代表身分与权力的信物。《玉篇.卩部》:「卩,瑞信也。」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卿 | qīng | 10划 | (会意。甲骨文字形,像二人向食之形。《说文》:“从卯,皂(bī)声。”“卯,事之制也。”本义:飨食) 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卿,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也。——《说文》 诸侯之上大夫卿。——《礼记·王制》。注:“上大夫曰卿。” 卿大夫豹饰。——《管子·揆度》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礼记·王制》 有卿之名。——《国语·晋语》 五大夫三卿。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 荐笏言于卿士。——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王公卿相。——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有卿士。——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卿相(指中央行政机构的长官);卿贰(侍郎的别称;次于九卿的少卿。清代一般为三品到五品的虚衔) 古代用为第二人称,表尊敬或爱意 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资治通鉴》 卿今当塗。——《资治通鉴·汉纪 》 岂欲卿治经。 卿言多务。 卿今者不略。 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 如:爱卿 古代朋友、夫妇间的爱称 卿子冠军。——《汉书·高帝纪》。集注:“卿子,时人相褒尊之辞。” 卫人谓之庆卿。——《史记·刺客传》。索隐:“时人尊重之号。”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将领。秦以前天子、诸侯之将帅皆以卿为之 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左传》 通“庆”。祥瑞,福泽 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糺缦缦兮。——《尚书大传·虞夏传》 姓
|
卪 | jié | 3划 | 《说文》,认为「卩」、「节」乃古今字。今用作偏旁,一般不做单字使用。 《说文》,认为「卩」、「节」乃古今字。今用作偏旁,一般不做单字使用。
|
卽 | jí | 9划 |
-
同“即”。
|
卻 | què | 9划 | 动词 推辞、拒而不受。 【组词】:「推却」。《孟子.万章下》:「却之为不恭。」 动词 退。 【组词】:「退却」、「却步」、「却敌立功」。《文选.贾谊.过秦论》:「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却匈奴七百余里。」唐.白居易〈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
卹 | xù | 8划 | 动词 忧心、顾虑。《易经.晋卦.六五》:「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国语.周语上》:「勤恤民隐而除其害。」 动词 怜悯。 【组词】:「体恤」、「怜恤」。唐.沈佺期〈移禁司刑〉诗:「司寇宜哀狱,台庭幸恤辜。」
|
卫 | wèi | 3划 | 卫士,保镖 。 如:卫帮(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 担任卫护、防守之职的人 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 吕、 却之难。——《左传》 周代京师以外的行政区域之一 过了半年,松潘卫边外生番与内地民人互市,因买卖不公,彼此吵闹起来。——《儒林外史》 驴的别称 南中丞卓,吴楚游学十余年,衣布缕,乘牝卫,薄游 上蔡。——《云溪友议》 箭羽 楚熊渠子出,见寝石,以为伏虎,将弓射之,矢没其卫。——《论衡·儒增》 卫生的简称 。 如:环卫部门 古国名 。周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为狄所灭。戴公野处漕邑,文公又徙居楚丘。秦始皇既统一全国,独置卫君,为附庸,至二世元年废 之晋过 卫。——《吕氏春秋·慎行论》 宋、 卫、 中山。—— 汉· 贾谊《过秦论》 边陲,边远的地方 侯卫之班,藩服之职。——《文选》 水名 。源出河北省灵寿县东北,南流至县东南,合滹沱河 恒、 卫既从,大陆既作。——《书·禹贡》 肢体 四卫变强。——《吕氏春秋》 姓。 如:卫青(汉武帝时的大将军,在讨匈战争中,屡立战功);卫夫人(晋卫恒从女,李矩妻,也称“李夫人”。善书法。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为她所传授)
|
卾 | è | 11划 |
-
古同“腭”。
|
厀 | xī | 13划 |
-
古同“膝”。
|
卭 | qióng | 5划 |
-
=“邛”的讹字。
|
厁 | sān | 13划 |
-
1.〈韓〉山名。
2.〈韓〉地名。
|
卲 | shào | 7划 | 形容词 高尚、美好。同「劭」。 【组词】:「年高德卲」。
|
卶 | chǐ | 8划 |
-
度量大。
|
却 | què | 7划 | 固然 好却十分好了,只是一件,这孩儿生下来,昼夜啼哭,乳也不肯吃。——《喻世明言》 再 却与小姑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却看妻子愁何在。——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坐促弦弦转急。——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却又(再);却再(再) 还 。 如:却是(还是) 才 。 如:却才(方才) 恰;正 。 如:却好(恰好;正好);却如(恰如;好像);却待(恰待;正要) 刚刚 。 如:却才(刚才)
|
即 | jí | 7划 | 目前,现在 。 如:即目(眼前所见);即事诗(以眼前事物为题材的诗) 今,当天 。 如:即今(如今);即目(如今) 烛头烬 左手执烛,右手折即。——《管子》 姓
|
卯 | mǎo | 5划 | (象形。象两扇门打开之形。本义:门开着) 地支的第四位 。 如:子、丑、寅、卯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如:卯君(生在卯年的人) 用以纪月,即农历二月 十二时辰之一,早晨五时至七时。也泛指早晨。 如:卯睡(早晨睡觉);卯酉(早晚。卯,卯时,早晨;酉,酉时,傍晚);卯困(谓因吃卯酒而困倦昏睡) 报到。旧时官署例定在卯时开始办公时,进行点名报到等活动。其点名册叫“卯簿”,“卯册”。俗称“到一下”叫“点个卯”或“打个卯”。 如:卯册(即卯簿);卯簿(旧时官署中的名册。点卯时用之,故称) 木器上安榫头的孔眼 。 如:卯笋(即卯榫。比喻两部分的连接处);卯眼
|
卸 | xiè | 9划 | (会意。从卩,从止,从午。卩(jié),像人形;止,息止;午,指马。合起来表示停车解马。本义:解马卸车) 同本义 卸,舍车解马也。——《说文》 卸,卸马去鞍。——《广韵》 空烦卸马鞍。——杜甫《携酒高亦同过用寒字》 又如:卸车;卸鞍 解除;解下。亦指褪下;脱下 你快卸了装束,归顺天恩。——《西游记》 功高马卸黄金甲。——唐· 黄滔《李相公》 又如:卸剥(脱);卸头(妇女卸去头上的装饰);卸除(解除,拆除) 折下;取下 。 如:折卸 交卸;推卸 。 如:卸过(推卸过失);卸印(辞去官职) 降落;落 。 如:卸帆(降帆);卸顶(秃顶) 凋谢 寿星台上,有千年不卸的名花。——《西游记》 月光昏,隔水人断孤村;深巷小,黄叶纷纷都卸。——清· 史震林《西青散记》 倒塌 把身子往后一挣,那垛看墙就拉拉杂杂卸下半堵。——《儒林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