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雡 | liù | 19划 |
-
鸟类的一属,身体小,嘴细长,吃害虫,常见的有“田鹨”
|
雄 | xióng | 12划 | 傲慢地威吓、威胁、恐吓或盛气凌人 。 如:拿话雄人 优胜;称雄 [班壹] 当 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汉书》。 颜师古注:“ 班氏以多财而为边地之雄豪。” 米元章、 赵子昂、 董元宰各以书雄一代。—— 清· 汪中《述学·别录》
|
雂 | qín | 12划 |
-
古同“鳹”。
勾喙鸟。
鸟啄食。
|
離 | lí | 18划 | 动词 分别、分开。 【组词】:「离群索居」。《吕氏春秋.仲夏纪.大客》:「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 买茶去。」 动词 距、相隔。 【组词】:「我家离火车站很近。」《三国演义.第一六回》:「辕门离中军一百五十步。」
|
雋 | jùn,juàn | 12划 | 名词 才能过人的人。通「俊」。《汉书.卷二二.礼乐志》:「至武帝即位,进用英隽。」唐.白行简〈李娃传〉:「其年,遇大比,诏徵四方之隽。」 形容词 杰出、出众。 【组词】:「隽才」。《晋书.卷七九.谢安传》:「万字万石,才器隽秀。」
|
雜 | zá | 18划 | 动词 五彩相合。《说文解字.衣部》:「杂,五彩相会。」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 动词 混合、掺入。 【组词】:「掺杂」、「夹杂」。《汉书.卷九.元帝纪》:「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柰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
雈 | huán | 12划 |
-
猫头鹰一类的鸟。
|
雠 | chóu | 18划 | (为仇的异体字) 同“仇”。仇恨;仇怨 怨偶曰雠。——《一切经音义》引》《三苍》 又众兆之所雠。——《楚辞·惜诵》。注:“大怨曰雠。” 又如:雠怨(仇恨,憎怨);雠隙(猜忌、仇恨) 同“仇”。仇敌 反以我为雠。——《诗·邶风·谷风》 祁大夫外举不弃雠,内举不失亲。——《左传》
|
雎 | jū | 13划 | (形声。从隹(zhuī),短尾鸟,且声。本义:雎鸠,即鱼鹰) 同本义 。鹗科的一种鸟,上体深褐色,下体大部纯白,常活动于水边,捕食水中的鱼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周南》 水名 。在湖北省中部偏西。与漳水汇合为沮漳河,于江陵西入长江
|
雖 | suī | 17划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隽 | jùn,juàn | 10划 | (会意。从隹(zhuī,短尾鸟),从弓。“弓”用来射鸟。本义:鸟肉肥美,味道好) 同本义。也指美味 隽,肥肉也。——《说文》 泛指肥美之肉,美味 爱滑卷青绡,香袅冰丝细。山人隽味。——宋· 李彭老《摸鱼儿》 [言论、诗文] 意味深长 。 如:隽语(意味深远的语句);隽德(德行崇高深厚);隽壮(优美雄健);隽洁(优美简洁);隽蔚(意味深长) 古时以小鸟为射的,射中为隽 得隽为雄,唯能是与。——唐· 元稹《观兵部马射赋》 科举时代喻称考中 名高场屋已得隽,世有龙门今复登。—— 宋· 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 姓 另见 jùn
|
雗 | hàn | 18划 |
-
1.白鹇,一种鸟。
2.山喜鹊。
|
雑 | zá | 14划 |
-
古同“杂”。
|
難 | nán,nàn | 19划 | 名词 灾祸。 【组词】:「灾难」、「海难」、「多灾多难」、「大难临头」。《左传.桓公六年》:「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名词 仇敌。《战国策.秦策一》:「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余韩成,从将西南,以与秦为难。」《史记.卷七零.张仪传》:「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
|
雒 | luò | 14划 | 鸟名 。忌欺,即“鵋鶀” 雒,鵋鶀也。怪鸱。——《说文》。今称鸺鶹,也叫横纹小鴞 又如:雒诵(反复诵读) 通“骆”。白鬃的黑马 古都邑名 。今址河南省洛阳。汉光武建都改名雒阳 古地名。西汉时置为雒县。自古为争蜀的战略要地。三国时刘备即因破雒城而得成都 。今址四川省广汉县北 印烙。后作“烙”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庄子》 通“络”。用网状物兜住头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庄子·马蹄》
|
雞 | jī | 18划 | 名词 动物名。鸟纲鸡形目。常见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肉冠,雄鸡较大。翅短,飞行能力不佳。 【组词】:「母鸡」、「土鸡」、「来亨鸡」。
|
截 | jié | 14划 | 指物体截断后的片断、部分 。 如:半截砖;一截木头;上半截
|
隺 | hè,hú | 10划 |
- [ hè ]
-
古通“鹤”。
鸟往高处飞。
3.极高。
- [ hú ]
-
极高。
|
雏 | chú | 13划 | 动物幼小的 。 如:雏鼠(幼鼠);雏虎(出生不久的幼虎)
|
雦 | chóu | 24划 | 动。同本义。集,群鸟在木上也。——《说文》 引申为停留。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