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韑 | wěi | 15划 |
-
光。
|
韓 | hán | 17划 | 名词 井垣,环绕水井周围的栅栏。《说文解字.韦部》:「韩,井桥也。」 名词 国名: 周时分封的姬姓诸侯国,春秋时为晋所灭。故址在今国内陕西省韩城县境。 战国时晋大夫韩氏与赵、魏分晋,其地在今国内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东南部一带。介于魏、秦、楚三国之间,为兵家必争之地,后为秦所灭。(3) 大韩民国的简称。参见「大韩民国」条。
|
韐 | gé | 15划 |
-
〔韎(mò)~〕见“韎1”。
|
韕 | kuò | 17划 |
-
复貌:“~~乎莫得其门。”
|
韡 | wěi | 19划 | 光明盛大的样子 韡,盛也。——《说文》 萼木韡韡。——《诗·小雅·常棣》。传:“光明也。” 流景曜之韡韡。——《文选·张衡·西京赋》 又如:韡晔(明盛的样子);韡韡(鲜明的样子,茂盛的样子);韡炜(光彩美盛的样子);韡煌(光明美盛的样子);韡萼(美盛的花萼);韡华(光明华美) 形容词 光明盛大的样子。 《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并桢干之实才,非群华之韡萼也。」
|
韞 | yùn | 18划 |
-
见“韫”。
|
韖 | rǒu | 18划 |
-
1.阻止车轮转动的木块。
2.柔韧。
|
韢 | suì | 21划 |
-
1.扎口袋的皮绳。
2.古代盛敌人首级的口袋。
|
韛 | bài | 19划 | 古代的皮制鼓风囊。俗称“风箱” 为炉灶,使人隔墙鼓韛,盖不欲人觇其启闭也。——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风韛,韛拐子
|
韟 | gāo | 19划 |
-
古同“臯”。
|
韋 | wéi | 9划 | 名词 去毛加工制成的柔软兽皮。《楚辞.屈原.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名词 姓。如唐代有韦应物。
|
韌 | rèn | 12划 |
-
见“韧”。
|
韘 | shè,xiè | 18划 |
- [ shè ]
-
古代射箭时戴在手上的扳指:“虽则佩~,能不我甲。”
- [ xiè ]
-
古通“渫”,疏浚。
|
韥 | dú | 24划 |
-
古同“韣”,弓袋。
|
韎 | mèi,wà | 14划 |
- [ mèi ]
-
1.〔~韐(gé)〕染成赤黄色的皮子,用作蔽膝护膝。
2.赤黄色:~韦。
- [ wà ]
-
古同“袜”:“孝嗣登殿不著~。”
|
韚 | gé | 18划 |
-
古同“革”。
|
韣 | dú | 22划 |
-
1.弓袋:“带以弓~。”
2.束缚。
|
韏 | quàn | 15划 |
-
1.皮革的皱褶。
2.车上用的皮革。
|
韜 | tāo | 19划 |
-
见“韬”。
|
韙 | wěi | 18划 |
-
见“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