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鬲 | gé,lì | 10划 | (象形。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本义:古代炊器。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具)同本义 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鬲如(形状突起高绝如鬲鼎的样子) 另见 gé
|
鬷 | zōng | 19划 |
-
1.古代的一种釜。
2.古通“总”,聚集:“~六校之飞将。”
3.姓。
|
鬻 | yù | 22划 | 幼小 。 如:鬻子(稚子)
|
鬵 | xín | 18划 |
-
古代一种炊具。见《龙龛》。古同“甑”,又读 [zèng]、[qín]。
|
鬳 | yàn | 16划 |
-
鬲类器物。
|
鬹 | guī | 21划 |
-
见“鬶”。
|
鬺 | shāng | 21划 |
-
烹煮牲肉以祭祀:“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烹)~上帝鬼神。”
|
鬸 | liù | 20划 |
-
甑。
|
鬶 | guī | 18划 | 中国新石器时期陶制炊事用具,有三只空心的足 鬶,三足釜也。有柄喙。——《说文》。段玉裁注:“有柄可持,有喙可写物。”
|
鬴 | fǔ | 17划 | 同“釜”。古代的一种锅
|
融 | róng | 16划 | 长远;长久 。 如:融昭(长耀,久照);融远(长久;深远) 大明,大亮,泛指明亮 。 如:融光(明亮的光);融晶(犹光亮);融彻(通明透彻) 通;通达。引申为流通 。 如:金融;融泄(流动貌);融悟(通达颖悟);融达(通达);融散(谓旷达);融畅(明白通畅);融浃(融通和洽) 显明,昌盛 。 如:融显(显明) 和乐;恬适 。 如:融懿(和美);融浑(犹融和,和顺) 和煦;暖和 。 如:融晴(温和晴朗);融畅(暖和舒畅);融暖(犹和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