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黹 | zhǐ | 12划 | 用针做的活,特指除单纯用针缝的以外的活,如刺绣、编结、绒绣 。 如:针黹
|
黼 | fǔ | 19划 | (形声。从黹(zhǐ),象缝处纵横交错之形;表示与缝衣或刺绣有关。甫声。本义: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同本义 黼,白与黑相次文。——《说文》 玄衮及黼。——《诗·小雅·采菽》 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考工记·画缋之事》 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书·益稷》 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周礼·天官·典丝》 又 美者黼绣,是古天子之服。——《汉书·贾谊传》 黼衣黻裳不茹荤。——《荀子·哀公》 又如:黼依(绣有斧文的屏风。设于朝廷天子的座后);黼帷(绣有斧形花纹的帷账。古时天子所用);黼绣(绣有斧纹的衣服)。比喻辞藻华丽。 如:黼黻(古代礼服所绣的花纹。也泛指花纹和有文采);黼藻(指华丽的辞藻)
|
黺 | fěn | 16划 |
-
彩色花纹。
|
黻 | fú | 17划 | (形声。从黹(zhǐ),象缝处纵横交错之形;表示与缝衣或刺绣有关。犮 bá。本义:古代礼服上青黑相间的花纹) 同本义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诗·秦风·终南》 又如:黻衣(古代礼服的一种) 绣有这种花纹的礼服 士服(穿)黻,大夫(服)黼。——刘向《说苑》 又如:黻班(在宫廷中身穿黻衣的朝班行列。指显贵的地位);黻冕(古代大夫以上祭祀时所穿的礼服。黻:裤裙。冕:帽子) 通“韨”。古代祭服的蔽膝,用熟皮做成 衮冕黻珽。——《左传·桓公二年》 以黻冕命士会将中军。——《左传·宣公十六年》 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论语·泰伯》 通“绂”。系印的丝带 云装信解黻。—— 江淹《杂体·谢光禄庄郊游》 委荣轻举,投黻如遗。——汉《繁阳令杨君碑》 又如:长黻(印章上长长的丝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