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丿”所有汉字

找到46条“丿”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5
  1. 计算书本数量的单位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人手一册;这套书共印十万册

shī5
  1. 过错,错误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失误(过失,过错);失闪(差错;意外事故);失花儿(差错)

4
  1. 通“仵”。违反

    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礼记·哀公问》

    朝臣舛午。——《汉书·刘向传》

  2. 通“迕”。抵触,相遇

    视可午其军、取其将…若是则为利者不攻也。——《荀子·富国》

xì,jì7
  1. 拴;系结

    忽风云腾涌,急系缆。——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系之苇召。——《荀子·劝学》

    又如:系腰(腰带);系鞋带;把晾衣服绳系在树上;她的头发上系了一根红缎带;腰上系了一根紫色的…腰带;把卡片系在包上;把衣服扣系上

  2. 约束;羁绊

    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汉· 贾谊《鹏鸟赋》

  3. 拘囚

    累及好人,无故系狱。——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

  4. 留意;挂念 。

    如:系人情思

  5. 牵涉;关连

    穷通各问命,不系才不才。——唐· 白居易《谕友》

  6. 另见 xì

4
  1. 通“敝”。破旧;弃;败坏

    不腆先君之币器。——《国语·鲁语上》

3
  1. ——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

  2. ——表示頻率,相当于“又”

    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

  3. ——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水浒全传》

shuǎi5
  1. 扔;抛开

    将手里的绢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红楼梦》

    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噔噔地自个儿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甩下几丈远。——《百合花》

  2. 脱,脱掉 。

    如:甩脱;甩手榴弹

  3. 摆动 。

    如:小女孩一跑,辫子就来回甩动;甩胳膊

  4. 遗弃或放弃 。

    如:把朋友甩了

  5. 虫类产卵 。

    如:蚕蛾甩子儿

nián6
  1. 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

    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儒林外史》

    又如:年家(称同科考中者的家庭);年伯(对与父亲同榜登科而年长者的尊称);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年侄(年兄之侄);年叔(对与父辈同榜登科而年岁较小者的尊称)

  2. 每年的 。

    如:年产量(指一年生产的数量);年年岁岁(每年);年计(年度预算);年租(每年的租税);年芳(指美好的春色);年柳(春柳)

qiū5
  1. 〈方〉∶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

    一丘之乔。——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三丘秧田

zhòng,chóng9
  1. 怀孕

    人有重身。——《素问·奇病论》

    又如:重身(怀孕);重马(怀孕的马)

  2. 另见 zhòng

bǐng8
  1. 手拿着,手持(是一只手从旁边拿着小物)

    秉,执也。——《尔雅》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诗·商颂·长发》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观刈麦》

    又如:秉圭(持着玉圭);秉烛云长(即云长秉烛,指三国关云长执灯夜读的事);秉笔(执笔;握笔);秉烛达旦(指关云长在护送两位皇嫂途中,秉烛达旦事);秉节(持节。节,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保持节操,守节);秉牍(手执简牍)

  2. 引申为主持,掌握

    光秉政前后二十年。——《汉书·霍光传》

    共秉朝政。——《三国志·吕布传》

    又如:秉公灭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秉正无私(主持正义,没有私念);秉教伽持(佛教语。指执行佛法、施加佛力于众生,以保护扶持之)

  3. 保持;坚持

    民之秉彝。——《诗·大雅·丞民》

    君子秉心。——《诗·小雅·小弁》

    又如:秉彝(坚持道理);秉心(居心;用心;持心);秉志(持志)

  4. 通“禀”。承受 。

    如:秉谢(禀受并回报);秉质(受于自然的资质)

2

合计。

信封上写的东西。

pāng6

形容枪声、关门声、东西砸破声等:~的一声枪响。乒乒~~响成一片。

chéng,shèng9
[ chéng ]

古同“乘”。

[ shèng ]

古同“乘”。

tuō,zhé3
  1. 英文压强单位torr的旧音译,现译托

4
  1. 不正 。

    如:乏样子(丑陋的相貌)

  2. 疲乏;无力

    因其劳乏而乘之。——《新五代史·周德威传》

    又如:乏倦(疲倦);乏乏(很疲倦);人困马乏

  3. 使土地贫瘠的,或使丧失力量或功效的 。

    如:乏地

  4. 无能的,不中用的

    我想昭君娘娘跟那 西施娘娘难道都是这种乏样子吗?——《老残游记》

    又如:乏角儿(演技不高、没有名气的演员)

  5. 穷困 。

    如:乏用(手头拮据);乏竭(竭尽;穷困);乏窘(穷困艰难)

7

古同“虎”。

qiān3
  1. 通“阡”。田间小路

    四政曰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管子·四时》

    坏井田,开千伯。——《汉书·食货志上》

2
  1. (会意。从丿从乂相交。又作“刈”。本义:割草或收割谷类植物)

  2. 同本义

    乂,芟草也。——《说文》

  3. 治理;安定

    乂,治也。——《尔雅》

    有能俾乂。——《书·尧典》

    保国乂民。——《汉书·武五子传》

    朝野安乂。——《北史》

    又如:乂安(太平无事)

丿piě1
  1. 名词 一左撇的笔画。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