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十”所有汉字

找到31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chù24
  1. 高耸 。

    如:矗矗(巍峨高耸的样子)

7
  1. 质量或重量的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公斤 。

    如:克分子;克当量 “剋”

  2. 另见 kēi

11

〔~~〕a.蚕盛多。b.会聚。

sāng,sàng12
  1. 动词 逃亡。《诗经.唐风.葛生.序》:「好攻战,则国人多丧矣。」

    动词 失去、丢掉。  【组词】:「丧尽天良」、「丧权辱国」、「垂头丧志」。唐.韩愈〈李尚书书〉:「魂亡魄丧,影灭迹绝。」

huì5
  1. 粗,粗陋 。

    如:卉布(粗布,土布);卉裘(粗陋的皮衣)

  2. 卉,众也。——《广雅·释诂三》

wàn4
  1. 名词 佛身上的异相之一,表示吉祥无比。印度传说以为是有德者的标帜。在梵语佛经中本非字,唯在中国皆收入字书中。卍字之形诸书亦不统一,也作「卐」。

    《龙龛手监.杂部》:「卐,音万。是如来身有吉祥文也。」

dān9

同“单”(日本汉字)。

sàng,sāng8
  1. 服丧,持丧

    子上之母死而不丧。——《礼记·檀弓上》

    又如:居丧;国丧;号丧(遭亲丧而哭泣致哀);丧人(居丧的人);丧居(丧家所在);丧食(礼制规定的居丧时的饮食);丧音(报丧的声音);丧冠(服丧时所戴的一种帽子);丧娶(在服丧期间婚娶);丧期(服丧的期限);丧帻(居丧时戴的头巾);丧幡(丧家挂白条旗)

  2. 悲悼;伤悼

    狂夫乐之,贤者丧焉。——《商君书·更法》

  3. 另见 sàng;sang

  4. 网络释义

    汉字丧愿意是指丧失、丢失、失去;网络词丧指的是失落迷茫、郁郁不得志的状态,有很重的负能量,也有颓丧的意思

    1、使用场景:形容一个人负能量很多

    2、例句:这个人看起来好丧啊

bēi8
  1. 轻视,小看

    何以卑我?——《国语·晋语四》

    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汉· 晁错《论贵粟疏》

    又如:卑侮王室(贱视并凌辱王室成员)

  2. 低俯 。

    如:卑身贱体(弯腰俯首,屈从奉迎);卑躬(卑体,卑身。低身,屈身)

5
  1. 久远;古老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古,久也。——《玉篇》

    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古训是式。——《诗·大雅·烝民》

    今之于古也。——《吕氏春秋·长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唐· 杜牧《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湘南亲友》

    又如:古文明;古王朝;古堡(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古渡(古老的渡口);古始(远古);古礼(古时的礼制)

  2. 质朴 。

    如:古穆(古朴凝重);古峭(古朴端肃;古朴简劲);古健(古朴雄健);古常(古朴寻常)

  3. 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又如:古执(固执。古板执拗);古董(方言。比喻顽固守旧的人);古涩(形容文句古奥难读)

  4. 旧,原来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古诗十九首》

xié6
  1. 清末新军的编制单位,在镇之下。三营为标,两标一协。相当于后代的旅

    那本标三营,分防二协,都受他调遣。——《儒林外史》

    又如:协台(副将)

4
  1. 〈名〉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同本义,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说文》

mài8
  1. 旧时酒馆中称一整份菜为一卖

    景兰江叫了一卖一钱二分银子的杂烩。——《儒林外史》

shí2
  1. 表示多;齐全;完备

    九十其仪。——《诗·豳风·东山》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大学》

    又如:十郎八当(落花流水,七零八落);十变五化(变化多端);十亲九眷(众多亲戚);十相具足(十分美貌);十相俱足(娇妻美妾俱全);十数(十多;十几,表示众多);十荡十决(多次冲击均能破敌);十万(数目。又形容数量极多);十恶五逆(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十尧(圣人众多);十朋(许多朋友);十有八九(绝大多数)

  2. 通“什”。杂 。

    如:十锦;十样锦(有各种不同花纹的织锦)

4
  1. 通“仵”。违反

    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礼记·哀公问》

    朝臣舛午。——《汉书·刘向传》

  2. 通“迕”。抵触,相遇

    视可午其军、取其将…若是则为利者不攻也。——《荀子·富国》

jīng14
  1. 战栗;恐惧 。

    如:兢灼(戒惧焦灼);兢悚(恐惧);兢惕(戒惧);兢悸(犹惊悸)

zhí8
  1. 当…时候

    直夜溃围南出。——《史记·项羽本纪》

dài17
  1. 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上

    戴,覆也。——《尔雅》

    日抱戴。——《孝经·援神契》。注:“在上曰戴。”

    戴胜降于桑。——《礼记·月令》

    垂发戴白。——《后汉书·邓禹传》。注:“戴白,父母也。”

    颁白者(老人)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无戴其苍,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闻喜宴独不戴花。——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戴笠(戴斗笠);戴头识脸(有身分,有面子;很有派头);戴巾的(指士大夫阶级);戴假发;戴耳环;戴金戒指;戴盆(将盆覆戴在头上);披星戴月(顶着星星和月亮);戴白(满头都是斑白的发丝。形容人老);她洗了手套,发现它们戴不上了

  2. 拥护,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国语·周语上》

    又如:爱戴;戴情(感激他人的诚意);戴仰(拥戴仰望);拥戴(拥护推戴)

  3. 敬奉,尊奉 。

    如:戴日(敬奉太阳);戴德(感戴恩德)

qián12
  1. 〈动〉(俗作乹。形声。从乙,倝声(gàn)。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本义:上出)同本义。乾,上出也。——《说文》。

    名。八卦的首卦;天。达于上者谓之乾。凡上达者莫若气,天为积气,故乾为天。——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huá,huā,huà6
  1. 名词 参见「华山」条。

    名词 姓。如汉代有华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