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德 | dé | 15划 | 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恩惠;恩德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仁爱;善行 。 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心意 。 如:同心同德 福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
徺 | jiǎo,yáo | 15划 |
- [ jiǎo ]
-
同“僥”。
- [ yáo ]
-
同“僥”。
|
徙 | xǐ | 11划 | (形声。从辵(chuò),止声。本义:迁移) 同本义 (平行或由上而下的移动) 徙,迻也。——《说文》 徙,移也。——《广雅》 若徙于他。——《周礼·比长》。注:“谓出居异乡也。” 死徙无出乡。——《孟子》注:“谓爰土易居平肥硗也。” 百里徙。——《荀子·成相》。注:“迁也。” 徙武北海。——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号呼而转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非死则徙。雾徙于后。——《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徙倚(徘徊;留连);徙贯(迁地居住,更换籍贯);迁徙(迁移);徙居(徙次,即迁居,徙家,徙道。迁居) 改变,变化 具生器以适墓,象徙道也。——《荀子·礼论》。注:“迁改也。” 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徙意(改变意念);徙义(见义即改变意念而从之) 贬谪 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徙之 汶山。——《三国演义》 又如:徙放(流放);徙逐(放逐);徙废(贬谪废弃);徙锢(贬谪禁锢);徙边(将犯人流放边境服劳役) 搬走,搬开 徙其大舟。——《国语·吴语》。注:“取也。” 叔孙已死, 竖牛因不发丧也,徙其府库重宝空之而奔 齐。——《韩非子·内储说上》 又如:徙薪(见“徙薪曲突”。引申为代国家灭除灾祸,战功颇丰) 调职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
忀 | xiāng | 20划 |
-
〔~徉(yáng)〕徘徊。
|
衍 | yǎn | 9划 | 山坡。山顶和山脚之间的部分 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 鄜衍。——《史记·封禅书》 一片软湿的土地;沼泽 巡陆夷之曲衍隙兮。——《楚辞 低而平坦之地 民之有口…犹其原湿衍活也,衣食于是乎生。——《国语》
|
徔 | cóng | 9划 |
-
古同“從”(从)。
|
忂 | qú,jù | 21划 |
- [ qú ]
-
古同“躣”,行走的样子。
- [ jù ]
-
行走。
|
徦 | jiǎ,xiá | 12划 |
- [ jiǎ ]
-
1.至;到。
2.来。
3.姓。
- [ xiá ]
-
古同“遐”,远。
|
徥 | shì,tǐ | 12划 |
- [ shì ]
-
1.苗条的样子。
2.行走的样子。
3.古同“是”,准则。
4.古同“恃”,依仗。
- [ tǐ ]
-
停止。
|
徧 | biàn | 12划 | (形声。本义:走遍)徧,帀(zā)也。――《说文》徧于群神。――《虞书》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宋·沈括《梦溪笔谈》遍衙门告不成。――《陈州粜米》 泛指普遍。室人交徧摧我。――《诗·邶风·北门》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
徤 | jiàn | 11划 |
-
古同“健”。
|
彴 | zhuó,bó | 6划 | 参见「彴约」条。
|
徵 | zhǐ,zhēng | 15划 | 动词 召集。 【组词】:「徵兵」。《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动词 责问、询问。 【组词】:「徵询意见」。《左传.僖公四年》:「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九上.滇游日记十》:「即徵其地名,据云:为凤田总府庄。」
|
彵 | tuǒ,yí | 6划 |
- [ tuǒ ]
-
安行。
- [ yí ]
-
〔逶~〕古同“逶迤”。
|
很 | hěn | 9划 | 非常,甚,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或达到一个相当的范围 。 如:太阳很高;很清楚;很热;很近;很富;很喜欢;很感激;很想去
|
徳 | dé | 14划 |
-
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
|
徻 | huì | 16划 |
-
〔~~〕屋宇高敞明亮的样子。
|
徽 | huī | 17划 | 停止;静止 悲风徽行轨,倾云结流蔼。——陆机《挽歌诗》 束缚;捆绑 徽以纠墨。——扬雄《解嘲》 如:徽束;徽猛(束缚猛兽)
|
衙 | yá | 13划 | 衙参 病卧四更后,愁闻报早衙。——李洞《江干即事》 又如:衙日(衙参之日);衙喏(衙参时兵卒的声诺) 坐衙,官吏坐堂审案 值城隍早衙,喊冤以投。——《聊斋志异》
|
徭 | yáo | 13划 | (形声。从彳(chì)) 同本义 徭役多则民苦。——《韩非子·备内》 又如:徭力(工役劳力);徭夫(服劳役的民夫) 历史文献对瑶族的称谓 。 如:徭洞(瑶族人居住的山洞;借指瑶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