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马”所有汉字

找到57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shuāng20
  1. ——见“骕骦”(sùshuāng)

yàn10
  1. 检查;检验

    亦验其辞于正前。——《战国策·齐策》

    验之以理。——《吕氏春秋·填行论》

    验之以事(用事实验证它)。——《后汉书·张衡传》

    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验:检验,证明)。——宋· 沈括《梦溪笔谈》

    历验各种僵石。——[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验煤;验金;验护照;验数(查数);验复(复查);验实(检查核实);验试(检查试验);验解(查实后解送);验票(查单据、票证)

  2. 试验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史记·秦始皇本纪》

chí6
  1. (形声。从马,也声。本义:车马疾行)

  2. 同本义

    驰,大驱也。——《说文》

    弗驰弗驱。——《诗·唐风·山有枢》

    车驰卒奔。——《左传·宣公十二年》

    好驰马试剑。——《孟子·滕文公上》

    啬夫驰。——《左传·昭公十七年》

    项伯乃夜驰之 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3. 又驱使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

    又如:驰车(古代战场上快速奔走的马车、轻车;驾车行走);驰马(骑马快跑);驰道(为帝王行驶马车所筑的马路);驰报(疾驰传报);驰夫(骑马送信的差役)

  4. 疾行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反。——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沁园春·雪》

    又如:风驰电掣;驰说(往来劝说);驰求(奔走追求);驰兵(迅速进兵)

  5. 追逐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驰竞(追逐,竞争)

  6. 向往

    抑志而弥节兮,神高驰之邈邈。——《楚辞·离骚》

    身在边隅,情驰魏阙。——《隋书·史祥传》

    又如:驰结(挂念,想念);驰义(向往忠义而奔驰来归;归义,臣服)

  7. 消逝迅速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诸葛亮《诫子书》

    又如:驰年(快速流逝的岁月);驰晖(疾驰的日光)

  8. 传播

    名驰三江外,峻节贯云霄。——李白《赠从孙义与宰铭》

    驰东皋之素谒。——《北山移文》。注:“犹宣布也。”

    又如:驰芳(散播芳香);驰声(声誉远播)

dài,tái8
  1. 马嚼子脱落

    骀,马衔脱也。——《说文》

  2. 践踏

    兵相骀藉。——《史记·天官书》

    更相骀藉。——《后汉书·冯衍传》

    又如:骀藉(践踏)

  3. 另见 dài

8
  1. 才能低劣

    相如虽驽,独畏 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驽将(才能低劣的将领);驽钝(平庸低下);驽禍(低下无能之才);驽下(资质迟钝,才能低下);驽庸(才智低下);驽懦(驽钝懦弱)

  2. 跑不快;劣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chǎn15

骑马不加鞍辔(pèi): ~骑。

zhuī11
  1. 毛色苍白相杂的马

    骓,马苍黑杂毛也。从马,隹声。——《说文》

    苍白杂毛骓。——《尔雅·释畜》

    有骓有駓。——《诗·鲁颂·駉》

    三青马三骓。——《山海经·大荒东经》

    骏马名骓。——《汉书·项籍传》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

7
  1. 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

  2. 驳船 。

    如:油驳

piào,biāo14
  1. [马] 快跑的样子

    骠,马行疾貌。——《集韵》

  2. 矫健;勇猛 。

    如:骠勇(骁勇);骠壮(刚烈健壮);骠骏(刚烈骏逸);骠悍(勇猛)

11
  1. (形声。从马,其声。本义:青黑色有如棋盘格子纹的马)

  2. 同本义

    骐,马青骊文如博棋也。——《说文》

    四骐翼翼。——《诗·小雅·采芑》

    又如:骐骝(身有青黑斑纹而黑鬣的马)

  3. 骏马

    乘骐骥以驰聘兮。——《楚辞·离骚》

    又如:骐骥(骏马);骐骥一毛(比喻珍贵物品的极小部分)

  4. 通“麒”。麒麟

    刳胎焚天,而骐麟不至。——《战国策·赵策四》

chěng10
  1. 古州名 。唐置。在今四川省屏山县

11
  1. 用于马,相当于“匹”

    挣下一头牛儿,一骑马儿。——《醒世恒言》

  2. &X({jì})一人一马的合称

    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

    东方千余骑。——《乐府诗集·陌上桑》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诗

    贼二十余骑。——明· 魏禧《大铁椎传》

tuó8
  1. 用牲口负物。也作“驮”

    其兽则麒驎角端,騊騟橐驼。——《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橐驼者,言其可负橐囊而驼物。故以名云。

    他有一匹马,背驼三将,入水如踏平地,日行千里流星马,此乃是无敌之骑。——明· 黄元吉《黄廷道夜走流星马》

  2. 泛指背负。

    如:驼骑(驮运东西的牲畜);驼价(用骆驼运货的价钱);驼载(驮载)

  3. 〈方〉∶取物

    凡取物,吴下曰担, 江阴曰挐, 丹阳等处曰捉, 宁波、 浙东曰驼。—— 明· 李翊《俗呼小录》

ào13
  1. 通“傲”。骄傲

    士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吕氏春秋·下贤》

    夫智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骜愎。——《韩非子·十过》

    始皇刚暴而骜狠。——《抱朴子·极言》

xiāng20
  1. 后右足白的马

    后右足白骧。——《尔雅·释畜》

  2. 泛指马

    《诗》云:“两服,上骧”。注云:“骧,马”。是也。——司马贞索隐《史记》

zōu8
  1. (形声。从马,刍(chú)声。本义:主驾车马的小吏)

  2. 同本义

    驺,厩御也。——《说文》

    命仆及七驺咸驾。——《礼记·月令》

    于嗟乎驺虞。——《诗·召南·驺虞》

    孟氏之御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疏:“掌马之官,兼掌御事,谓之御驺。”

    武士驺比外郎。——《汉书·惠帝纪》

    使训群驺知礼。——《左传》

    又如:驺卒(掌管车马的奴仆);驺御(驾驭车马的人);驺皂(养马驾车的差役)

  3. 骑士,侍从

    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曰:死老魅!复能损我曹员数,寺我曹禀假不?——《后汉书》

    又如:驺骑(帝王的骑从);驺哄(古时官吏出行时,引马喝道的前导);驺唱(驺人引马开道的传呼);驺从(高官显贵出行时,前导和后从的行从);驺吏(骑马的侍从);驺驭(驾驭车马的侍从);驺殿(随从)

10
  1. 通“丽”。附丽;并列,用两匹马驾车

    骊马二驷。(并驾之马八匹。)——《汉书·王莽传》

    又如:骊驾(车马并排而行);骊马(齐驱并驾的马)

8
  1. (形声。从马,四声。本义: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驾四马之车)

  2. 同本义

    驷,马一乘也。——《说文》。徐锴曰:“四马也。”

    驷,四马一乘也。——《玉篇》

    驷介旁旁。——《诗·郑风·清人》

    结驷千乘。——《庄子·人间世》

    齐景公有马千驷。——《论语·季氏》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东二驷,服剑一封书谢 孟尝君。——《战国策·齐策》

    又如:上驷(最好的驾四马之车);驷牡(同驾一车的四匹公马);驷马之门(能容驷马高车通过的大门。借指显贵);驷介(由四匹披甲战马拉的车);驷铁(驾一车的四匹赤黑马);驷骊(驾一车的四匹深黑色马);驷骐(架一车的四匹骐马);驷车(驷马所拉之车);驷盖(驷车);驷黄(驾一车的四匹黄骍马)

  3. 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荀子·礼论》

  4. 古星名 。亦作“天驷”、“天龙”

    月在天驷。——《国语·周语下》

    又如:驷房(房星)

11

〔骕骦〕 古代良马名。

liú13
  1. 黑鬣、黑尾巴的红马。泛指骏马 。

    如:骝驹(赤身黑鬣的马);骝驳(马的毛色有黄有白。指毛色不纯);骝马(黑鬣、黑尾的红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