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悢 | liàng | 10划 | 悲伤 。 如:悢悢(悲恨惆怅;眷念);悢然;悢怆(悲凉)
|
怋 | mín,mén | 8划 |
- [ mín ]
-
乱。
- [ mén ]
-
1.闷。
2.不明。
|
忊 | dìng,tìng | 5划 |
- [ dìng ]
-
〔~????(yíng)〕恨。
- [ tìng ]
-
〔~????(yíng)〕不得志的样子。
|
懂 | dǒng | 15划 | (形声。从心,董声。本义:明白,了解)同本义 。 如:你懂俄语吗?懂得(谓了解其事或其意);懂门路;我们懂了
|
恔 | xiào,jiǎo | 9划 |
- [ xiào ]
-
畅快:“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乎?”
- [ jiǎo ]
-
聪明;狡黠。
|
怭 | bì | 8划 |
-
〔~~〕轻薄,不庄重,如“曰既醉止,威仪~~。”
|
恆 | héng | 9划 | (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 同本义,恒,常也。——《说文》
|
怊 | chāo | 8划 | 悲痛 怊,悲也。——《说文新附》 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庄子·天地》 怅恨;失意 。 如:怊惆(惆怅);怊怊(怅惘的样子)
|
愺 | cǎo | 12划 |
-
1.寂静。
2.心乱。恅(lǎo)。
|
怿 | yì | 8划 | 悦服 怿,服也。——《尔雅》。郭璞注:皆谓喜而服从 又如:怿悦(使心情怡悦) 更改 怿,改也。自山而东,或曰悛,或曰怿。——《方言》
|
惺 | xīng | 12划 | 领会 俺如今已惺,也学的寡情。——明· 冯惟敏《朝天子》 又如:惺悟(领会) 清醒 一声寒雁叫,唤起未惺人。——《五灯会元》
|
憳 | tǎn | 15划 |
-
古同“忐”。
|
愦 | kuì | 12划 | 闷,烦乱 心烦愦兮意无聊。——王逸《九思·逢尤》 又如:愦愦(混乱不安;糊涂);愦乱(昏乱不安,忧思烦乱);愦闹(混乱喧闹);愦毒(因中毒而烦乱) 昏乱,神志不清 则固僵仆烦愦。——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愦于忧。——《战国策·齐策四》 又如:愦眊(昏昧糊涂);愦耄(昏乱糊涂);愦慢(昏庸怠慢);愦瞀(昏乱)
|
愰 | huàng | 13划 |
-
1.心明。
2.古同“晃”,摇动;摆动。
|
慟 | tòng | 14划 |
-
见“恸”。
|
怉 | bǎo,bào | 8划 |
- [ bǎo ]
-
悖。
- [ bào ]
-
怀。
|
懧 | nuò | 17划 |
-
古同“懦”。
|
悮 | wù | 10划 | 耽误 你知道悮人子弟,男盗女娼,强迫人做汉奸,这是何等的罪恶!—— 续范亭《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一封五千言书》 疑惑 悮,疑也。——《集韵》
|
忹 | kuáng,wǎng | 7划 |
- [ kuáng ]
-
古同“狂”。
- [ wǎng ]
-
1.邪曲,不正。
2.姓。
|
惤 | jiān | 11划 |
-
1.布名。
2.中国汉代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