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 |
shǎo,shào |
4划 |
小 |
幼年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孟子》 又指动植物之幼小者 此犹禽鹿,少则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三国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年轻人。与“老”相对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一家老少三代;男女老少;少色(少年的气色);少年子(古称青年人) 年轻时期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副职;辅佐 。 如:少正(古代官名。为大官的次官);少府(古官名。秦、汉相沿均为“九卿”之一。东汉时掌管官中服御诸物、宝物、珍膳等等);少内(汉代掌宫中财物的官吏);少公(唐代县尉的别称);少尹(明、清时州县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等的别称);少使(汉宫中女官名)。今又指军衔在同等级中较低的。 如:少将;少校;少尉 少爷 。 如:阔少;恶少;少东人(少东家,奴仆对家主儿子的称呼);少君(对别人儿子的尊称) 姓。 如:少昊五帝(少昊: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少正卯((公元前?—前496)春秋时鲁国大夫。王充说他与孔子同在鲁国讲学,曾是孔子的竞争对手。近代学者徐复观考证,少正卯非孔子所杀);少西(复姓);少施(复姓) 另见 shǎo
|
详情 |
或 |
huò |
8划 |
戈 |
通“惑”。迷惑 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敌人必或。——《墨子·备蛾传》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擅创为令,迷或其君。——《管子·回称》 买则失实,卖则失理,其疑或滋益甚。——《盐铁论·错币》 贫贱吾恐其或失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别从东道,或失道。——《汉书·霍去病传》 惟恐或后。——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或或(迷惑。或,通惑);或乱(昏乱;惑乱);或疑(怀疑,疑惑;有人怀疑) 语气词,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莫或兴之。——清· 黄宗羲《原君》 莫或除之。
|
详情 |
多 |
duō |
6划 |
夕 |
多么 用在疑问句里询问程度数量。 如:多钱一斤?多早(什么时候) 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 如:你看人家做得多好! 虚指某种程度 只,仅仅 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 吾今实过,悔之何及,多遗秦禽。——《左传·襄公十四年》 存亡有命,事楚何为?多取费焉。——《左传·定公十五年》 ∶大多 以故多持女远逃亡。——《西门豹治邺》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