讦奏

讦奏

更新时间: 2025-04-29 08:06:44 :63

读音:jié zòu

韩语:['허물을 연주'] 具体详情

日语:['讦奏']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Un juego de palabras 具体详情

德语:Crítica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告讦上奏。

详细释义

举例:明 叶盛 《水东日记·沉简庵词翰品行》:“尝有 季训导 者,介先生之友求草书,且欲识姓名。先生忽有思曰:‘得非曩訐奏有司者耶?’遽却之。” 清 顾炎武 《<莱州任氏族谱>序》:“谓其齐民之术有三:一曰逋税,二曰刼杀,三曰訐奏。”一本作“ 訐讼 ”。 清 戴璐 《藤阴杂记》卷二:“又传 黄 以知县行取入都,以诗稿、土宜送 赵 。答刺:‘士宜拜登,大稿璧谢。’因之挟嫌訐奏。”

释义:告讦上奏。


例句


百科释义

讦奏,注音jié zòu ,词语释义告讦上奏。 出自明朝叶盛 《水东日记·沉简庵词翰品行》。

"讦奏"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jié 5划
  1. (形声。从言,干声。本义:攻击别人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隐私)同本义

    讦,面相斥罪相告讦也。——《说文》

    恶讦以为直者。——《论语》。皇疏:“谓面发人之隐私也。”

    所上者,告讦也。——《汉书·贾谊传》

    吏民相告讦。——《汉书·赵广汉传》

    又如:讦发(揭发,揭露);讦告(揭发控告);讦奏(揭发上奏);讦调(揭露他人的隐私和短处)

详情
zòu 9划 一、大
  1. 臣子上帝王的文书

    在奏未上,会得进兵玺书。《后汉书·赵充国传》

    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

    又如:奏稿(奏章的草稿);奏札(臣下上殿奏对时呈给皇帝的文书);奏牍(书写奏章的简牍);奏案(批阅奏本的几桌)

详情
上一篇:钧天奏
下一篇:断奏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