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 |
ér |
2划 |
儿 |
雄性——多指牲畜 。 如:儿猫(公猫)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多用作名词后缀 ∶表示小。 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 如:口儿;门儿;根儿 ∶表示词义变化。 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动词的后缀。 如:玩儿;火儿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
详情 |
姨 |
yí |
9划 |
女 |
(形声。从女,夷声。本义:妻子的姐妹) 同本义 姨,妻之女弟同出为姨。——《说文》 妻之姊妹同出为姨。——《尔雅》 蔡哀侯曰吾姨也。——《左传·庄公十年》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诗·卫风·硕人》。 毛传:“妻之姊妹曰姨。” 其妻又吾姨也。——晋· 潘安《寡妇赋》 又如:姨夫(妻的姊妹夫;又两男共狎一妓,彼此互称姨夫) 母之姊妹 继室以其侄,穆姜之姨子也。——《左传》。 孔颖达疏:“据父言之,谓之姨,据子言之,当谓之从母,但子效父语,亦呼为姨。” 又如:姨丈人(妻之姨夫);姨弟(姨表弟) 父亲的小老婆;庶母 母之姊妹曰姨。——《释名》 其父之侧庶,亦称姨者,姨本姊妹同事一夫之称,后世无媵之礼,而侧庶实与媵比,故虽非母姊妹,而得借比称之。——翟灏《通俗篇》 又如:姨姨(称父之妾;称所亲狎的妓女);姨夫钱(可供循环挪用的他人的钱财)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