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 |
yǐ |
3划 |
已 |
已经 ——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以前 。 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 罢了,算了 。 如:已乎(算了) 太 ——表示程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 ——表示行为的频率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 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世说新语》 最终,终归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荀子》 已而,然后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
详情 |
惊 |
jīng |
11划 |
忄 |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驚,马骇也。——《说文》 襄子至桥而马惊。——《战国策·赵策一》 又如:惊嘶(马受惊而嘶叫);惊尘(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惊镳(惊马) 惊动;震惊 宫庭震惊。——《楚辞·招魂》 其生若惊。——《吕氏春秋·慎大》 震惊百里。——《易·震卦》。郑注:“惊之言警戒也。” 皆惊忙。——《乐府诗集·木兰诗》 月出惊山鸟。——唐· 王维《鸟鸣涧》 惊问信之。——明· 魏禧《大铁椎传》 惊为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惊唬(惊动,吓唬);惊耍(用惊吓的办法开玩笑;耍笑);惊闺(惊闺叶。货郎为招徕顾客而使用的一种手摇响器) 动 波澜不惊。——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惊慌,恐惧 秦王惊,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闻人声亦惊起。——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惊恍(惊慌,害怕);惊怖(惊慌恐怖,惊吓);惊报(灾祸的先兆);惊疑(惊慌疑惑);惊嘬嘬(非常提心、害怕的样子);惊怖惕息(战战兢兢,恐惧不安的样子) 惊讶;惊奇。 如:惊厄(惊险;惊困);惊诧(惊讶诧异);惊乍(惊恐不安);惊悼(惊异痛伤) 纷乱 莫敢直言,其生若惊。——《吕氏春秋》 细尘障路起,惊花乱眼飘。——北周· 庾信《侠客行》
|
详情 |
不 |
bù,fǒu |
4划 |
一 |
名词 花萼上的蒂。 《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
详情 |
奇 |
qí,jī |
8划 |
大 |
余数,零头,不足整数者 时有奇羡。——《史记·货殖列传》。索隐:“余衍也。” 操其奇赢。——《汉书·食货志》。注:“谓有余财。” 旁入奇利。——《管子·禁藏》。注:“余也。” 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七万五千有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奇得(多余的利益);奇羡(商贾买卖的赢利);奇零(不满整数的数目);奇赢(以余财蓄积奇异的货物) 姓 另见 qí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