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 |
yì |
3划 |
丶 |
名义上的 隐士赵逸,来至京师, 汝南王拜为义父。——《洛阳伽蓝记》 又如:义子(非亲生之子,而认作父子或母子关系);义父(经拜认为父。非亲生之父,即干爹,假父) 与志愿者有关的;由志愿者组成的 。 如:义状(起义的状子);义军;义从(志愿的随从) 善;美 宣昭义问。——《诗·大雅·文王》 又如:义问(善声;美好的声誉);义荣(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义心(常存节义的心境) 用于施舍、救济的;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 。 如:义庄(旧指某些豪绅地主拨出部分田地,作为族产,以供祭祀办学、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义田(为救助穷困者而购置的田地) 假的 。 如:义杖;义肢 另见 yí
|
详情 |
享 |
xiǎng |
8划 |
亠 |
(会意。本作“亯”。从“高”省,“曰”象进献熟物形。本义:祭献,上供。用物品进献人,供奉鬼神使其享受) 同本义 享,献也。——《说文》 享于祖考。——《诗·小雅·信南山》 是用孝享。——《诗·小雅·天保》 以享以祀。——《诗·小雅·楚茨》 诸侯侯以享天子。——《考工记·玉人》 王用享于西山。——《易·随》 享尝乃止。——《礼记·祭法》 相夺予享。——《左传·僖公三十一年》 兹予大享于先王。——《书·盘庚》 杀牛宰马,祭天享地。——《西游记》 又如:享厅(供奉祖宗木主或神佛偶像的地方);享牛(供祭祀的牛) 人享受福禄 大臣享其禄。——《国语·周语》 而享其生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子孙享之。——《刘熊碑》 享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不享其利。——清· 黄宗羲《原君》 受享无穷。 滋味之享。——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常只是遇节令,设蔬品奉祭,未卜享否?——《西游记》 又如:享强寿(享受到长寿之年);共享太平 献,像进贡那样地交付、献出 [贡奉品] 莫敢不来享。——《诗·商颂·殷武》 又如:享觐(朝见天子进献贡品);享礼;享上(奉承上级) 鬼神享用祭品 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左传·僖公五年》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孟子》 宴请,以酒食待客。后作“飨” 止而享之。——《左传·庄公四年》 享齐戌。——《左传·庄公十七年》 享卫灵公。——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享食(飨宴);享客;享祠(宴饷);享宴(宴飨);享道(饮食之仪规) 适应 自非圣贤国,谁能享休斯。——《文选·王粲·从军诗》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