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制

应制

更新时间: 2025-05-02 20:41:18 :59

读音:yìng zhì

英文:to write a poem on the order of the Emperor 具体详情

韩语:['YingZhi'] 具体详情

日语:['应制']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Sistema obligatorio 具体详情

德语:Respuesta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指由皇帝下诏命而作文赋诗的一种活动。

详细释义

举例:唐 裴铏 《传奇·姚坤》:“后 坤 应制,挈 夭桃 入京,至 盘豆馆 。”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小人们闻皇上爷今日便殿开宴,召诸学士应制赋诗,小人们在此伺候供应。”

释义:应诏,应皇帝之命。

举例:南朝 宋 谢庄 有《七夕夜咏牛女应制》诗, 唐 上官仪 有《奉和过旧宅应制》诗。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真宗 朝,岁岁赏花钓鱼,羣臣应制。” 宋 吴聿 《观林诗话》:“近世应制,争献諛辞。”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海住先生》:“ 金海住 尚书中壬戌状元,值上书房, 质庄亲王 为其弟子,公善时文、应制诗,王善学之,卒以名世。”

释义:特指应皇帝之命写作诗文。亦以称其所作。

举例:吴组缃 《山洪》三一:“一个是关于新兵器的知识,专讲敌方所用兵器的性能和应制防备的方法。”

释义:应付,制服。


例句


"应制"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zhì 8划
  1. 作品,文章

    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宋书》

    又如:佳制;鸿篇巨制

  2. 式样

    通儒服, 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 楚制。——《汉书》

详情
yìng,yīng 7划 广
  1. 应和,响应

    龟往离散以应我。——《国语·晋语》

    齐王不应。——《战国策·齐策》

    宋王无以应。——《吕氏春秋·顺说》

    桓侯不应。——《韩非子·喻老》

    河曲智叟无以应。——《列子·汤问》

    佣者笑而应。——《史记·陈涉世家》

    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杀之以应陈涉。

    云集响应。——汉· 贾谊《过秦论》

    应者近万人。——《资治通鉴·唐纪》

    金色而玉应。——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还嘴;对答);应昂(答应);应嘴(答话,回嘴);应响(回声);应机赴节(依照节拍敲击演奏);应合(应和配合;应和);应佛僧(应召到有关人家去做佛事的和尚);应令(响应诏令)

  2. 受;接受

    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南史·虞荔传》

    又如:应事(承担事务);应役(受征召服劳役);应供(接受奉养);应约(接受约请)

  3. 符合;适应;顺应

    六合正相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得心应手;应天顺人(适应天命,顺从人心);应化(顺应变化)

  4. 应付;对付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齐物论》

    又如:应接不暇;应急屎坑(喻指紧急时刻可以应用的对象);应故事(按照老规矩,敷衍塞责);应难(应付危难)

  5. 感应;应验

    令兄托梦,莫非应在此人身上。——《说唐》

    又如:应兆(应验的征兆);应劫(应验劫运);应符(应验符命);应瑞(应验祥瑞)

  6. 对敌方回击、迎击

    齐威王使 章子将而应之。——《战国策·齐策一》

    今以三万之众而应强国之兵。——《战国策·赵策三》

    卢沟桥的烽火一起,我们挺身迎战。——闻一多《愈战愈强》

    又如:应敌(迎击来敌)

  7. 支付;供给 。

    如:应门(当家;支撑门户);应副(应付。供给;支应)

  8. 许配

    以我应他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另见 yīng

详情
上一篇:应运
下一篇:策应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