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
dé |
15划 |
彳 |
道德,品行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恩惠;恩德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仁爱;善行 。 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心意 。 如:同心同德 福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
详情 |
一 |
yī |
1划 |
一 |
初次,第一次;开始 。 如:一箭上垛(比喻旗开得胜,首次就达到目的);一生人(初次卖做奴婢的女子);一头里(原来;起先);一成(初次制成的);一回生(初见陌生);一见如旧(一见如故。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一初(开始;起初);一征(初次征战);一听(初听)
|
详情 |
之 |
zhī |
3划 |
丶 |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 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
详情 |
含 |
hán |
7划 |
口 |
(形声。从口,今声。本义:含在嘴里) 同本义 含,嗛也。——《说文》 含,口也,合口亭之也。衔亦然也。——《释名·释饮食》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含杜若,握玉环。——《韩非子·内储说下》 吾但当含饴弄孙。——《后汉书·明德马皇后传》 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含乳啼声。 又如:含哺(口衔食物);含殓(含口;含口垫背。死人入殓时,把珍珠等物放在死人嘴里,叫“含口”。把金钱放在死人身下,叫“垫背”);含咀(衔在口中咀嚼。比喻品味) 容纳;包含 阿女含泪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含有音乐。——蔡元培《图画》 含文学之趣味。 为之含悲。——孙文《序》 又如:含元(包含万物的本原;包含元气);含气(含藏元气);含孕(包含;孕育);含光(内藏光采,包藏美德) 忍受;宽容 。 如:含悲茹痛(忍受痛苦);含垢(忍受耻辱);含容(容忍;宽恕);含辱(忍受耻辱);含贷(包涵,宽恕) 怀着不露;隐藏在内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杜甫《后出塞五首》 使渠弥含憎惧死以侥幸。——《韩非子·难囚》 又如:含哀(怀着哀痛之情);含戚(怀着忧伤);含道(怀藏正道;抱有主张);含愁(怀着愁苦);含伤(怀着悲伤) 显现;带着 。 如:含脸(板着面孔);含春(带着笑容;带着春意);含香(带着香气);含嗔(带着生气和责备的神情) 另见 hàn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