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必得

谋必得

更新时间: 2025-05-04 04:02:46 :64

读音:móu bì dé

韩语:['모략이 반드시 이루어지다'] 具体详情

日语:['謀必得']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Buscar debe ganar 具体详情

德语:Buscar lo necesario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出自《晏子春秋: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第十二》,意为但凡谋划过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形容谋士神机妙算令人折服。

详细释义

举例:

释义:语出《晏子春秋: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第十二》。景公问晏子曰:“谋必得,事必成,有术乎?”晏子对曰:“有。”公曰:“其术如何?”晏子曰:“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公曰:“奚谓也?”对曰:“其谋也,左右无所系,上下无所縻,其声不悖,其实不逆,谋于上不违天,谋于下不违民,以此谋者必得矣。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称事之大小,权利之轻重,国有义劳,民有加利,以此举事者必成矣。夫逃义而谋,虽成不安;傲民举事,虽成不荣。故臣闻,义,谋之法也;民,事之本也。故反义而谋,倍民而动,未闻存者也。昔三代之兴也,谋必度于义,事必因于民。及其衰也,建谋反义,兴事伤民。故度义因民,谋事之术也。”公曰:“寡人不敏,闻善不行,其危如何?”对曰:“上君全善,其次出入焉,其次结邪而羞问。全善之君,能制出入之君;时问之君,虽曰危,尚可以没身;羞问之君,不能保其身。今君虽危,尚可没其身也。”


例句


出处

《晏子春秋: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第十二》,意为但凡谋划过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形容谋士神机妙算令人折服。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第十二景公问晏子日:“谋必得,事必成,有术乎?”晏子对日:“有”。公日:“其术如何?”晏子日:“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公日:“奚谓也?”对日:“其谋也,左右无所系,上下无所縻,其声不悖,其实不逆,谋于上,不违天,谋于下,不违民,以此谋者必得矣。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称事之大小,权利之轻重,国有义劳,民有如利,以此举事者必成矣。夫逃人而谟,虽成不安,傲民举事,虽成不荣。故臣闻义谋之法以民事之本也,故及义而谋,信民而动,未闻不存者也。昔三代之兴也,谋必度其义,事必因于民,及其衰也,建谋不及义,兴事伤民。故度义因民,谋事之术也。”公日:“寡人不敏,闻善不行,其危如何?”对日:“上君全善,其次出入焉,其次结邪而羞问。全善之君能制;出人之君时问,虽日危,尚可以没身;羞问之君,不能保其身。今君虽危,尚可没身也。”1

"谋必得"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dé,de,děi 11划
  1. 用在口语中表示必须有,一定 。

    如: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成

  2.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

    又如: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3. 表示推测的必然 。

    如:要不快走,我们就得迟到了

  4. 另见 dé;de

详情
5划
  1. 必然,必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战哉。——《战国策·赵策》

    又如:必因(一定;定然);必败(一定败);必昌(一定光耀);必竟(肯定;一定)

  2. 必须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

  3. 倘偌;假如

    必求之,吾助子请。——《左传》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详情
móu 11划
  1. 策略,计谋

    辩说属辞,饰非诈谋。——《韩非子·存韩》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无以小谋败大作。——《礼记·缁衣》。注:“小臣之谋也。”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谋不逮下(谋略不及下等水平);谋定后动(计划稳妥之后再采取行动);计谋(战争中欺蒙并智胜敌人的策略);足智多谋;有勇无谋

  2. 通“媒”。媒介

    君臣之会,六者谓之谋。——《管子》

详情
上一篇:不省得
下一篇:等得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