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 |
cái |
3划 |
一 |
刚刚 才数月耳。——《汉书·贾才传》 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汉书·晁错传》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刚才(刚要,刚刚);方才(才,刚刚) 这样迟,这么迟 ——前面有问原因的疑问词语。 如:你怎么才来? 仅,只 ——表示数量少,程度低 初极狭,才通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又如:一共才十个,不够分;才属(仅能连续) 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而能怎么样。用于后一分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须、要、因为、由于”等词语 惟正月才生魄。——《晋书·夏侯湛传昆弟诰》 才小富贵,便豫人家事。——《晋书·谢混传》 又如:要多练习,才能提高成绩;正因为有困难,才派我们去 强调确定语气 才+形+呢。主要强调程度高。 如:这才好呢! 才+[是]…。含有“别的不是”的意味。 如:这才是好样的! 才[+不]+动+呢。肯定句少用。 如:我才不去呢!
|
详情 |
秀 |
xiù |
7划 |
禾 |
草木之花 采三秀兮于山间。——《楚辞·山鬼》。按,三秀即小正之秀幽、秀萑苇、秀莽也。灵芝之说起于汉,古芝即菌,王逸注:“三秀,芝草,失之。” 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汉武帝《秋风辞》 宋、明间对官僚贵族子弟和有财势者的称呼 秀者,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
|
详情 |
品 |
pǐn |
9划 |
口 |
事物的种类 五品不逊。——《虞书》。传,谓五常。郑注:父母兄弟子也。 厥贡惟金三品。——《书·禹贡》 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货品(货物或货物的品种);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品搭(按品类等级搭配);品流(品类;流别);品例(种类);品件(花色品种);用品(应用的物品);珍品(珍贵的物品);品物(物品;东西) 品性;品格 。 如:人品(人的品质);品诣(品行);品概(品格;气节);品地(品质;本色;官职);品格儿(相貌;形体);品极(人品的高低) 等级 又如:品从(等级);上品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皇上超擢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品子(品官之子弟);品次(位列;品级);品制(等级制度);品命(官阶;品位);品著(指不同品位的服饰);品从(正从。指古代官吏的正品与从品);品爵(品级爵位);品令(选拔官吏的格令) 格调 诗之品有九。——《沧浪诗话》 标准,基准 。 如:品式(标准;法式); 品度(标准, 法度) 法式,法则 乡有俗, 国有法。…品有所成, 故曰人不一事。——《管子》 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姓 演奏乐器 。 如:品竹(吹奏管乐器);品竹弹丝(吹拉弹唱);品弄(吹奏);品统法(弦乐曲调的弹奏技法);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评价,衡量 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世说新语·文学》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又如:品度(品评打量);品择(品评选择);品藻(品评;评论);品酌(衡量,斟酌);品选(评选);品头题足(亦作“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品尝 。 如:品茶,品月
|
详情 |
三 |
sān |
3划 |
一 |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指君、父、师 。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指天、地、人 。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指三皇 。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指三颗星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姓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