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纳贤才

招纳贤才

更新时间: 2025-05-01 17:10:35 :72

读音:zhāo nà xián cái

韩语:['현명하고 유능한 인재를 받아들이다'] 具体详情

日语:['賢才を招く']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Reclutar talentos 具体详情

德语:Reclutar talentos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贤才君子 xiáncái-jūnzǐ 指有才有德的人。亦作“贤人君子”凡贤人君子,未尝不思效用,但无其类获进,所以湮没于时。——唐· 陈子昂《明必得贤科》

详细释义

举例:

释义:


例句


"招纳贤才"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cái 3划
  1. 刚刚

    才数月耳。——《汉书·贾才传》

    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汉书·晁错传》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刚才(刚要,刚刚);方才(才,刚刚)

  2. 这样迟,这么迟 ——前面有问原因的疑问词语。

    如:你怎么才来?

  3. 仅,只 ——表示数量少,程度低

    初极狭,才通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又如:一共才十个,不够分;才属(仅能连续)

  4. 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而能怎么样。用于后一分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须、要、因为、由于”等词语

    惟正月才生魄。——《晋书·夏侯湛传昆弟诰》

    才小富贵,便豫人家事。——《晋书·谢混传》

    又如:要多练习,才能提高成绩;正因为有困难,才派我们去

  5. 强调确定语气

  6. 才+形+呢。主要强调程度高。

    如:这才好呢!

  7. 才+[是]…。含有“别的不是”的意味。

    如:这才是好样的!

  8. 才[+不]+动+呢。肯定句少用。

    如:我才不去呢!

详情
xián 8划
  1. 胜过,超过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

    贤于己者。——清· 刘开《问说》

  2. 尊重;崇尚

    子夏说:“贤贤易色”。——《老残游记》

    又如:贤贤易色(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

详情
zhāo 8划
  1. 策略 。

    如:他回到下处,捉摸着下一招该怎样打法;绝招;妙招

  2. 靶子

    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本生》

  3. 口供,供词 。

    如:长状短招都取定,克日良时要斩人

  4. 旧时挂在酒店、饭店或商店门口,写明店名或用以招徕顾客的旗幡 。

    如:酒招

详情
7划
  1. (形声。从糸(mì),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2. 同本义

    纳,丝湿纳纳也。——《说文》

    衣纳纳而掩露。——刘向《九叹·逢纷》

    又如:纳纳(潮湿的样子)

  3. 收藏;收入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采纳;容纳;藏垢纳污(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4. “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几以不纳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纪》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纳质(接受质证;接受质询);纳采(古婚嫁六礼中的第一件事。即行聘;其他如纳吉,纳聘,纳征,纳币皆为六礼之中);纳贽(初次见面所馈赠的礼物);纳受(接受;收受);纳下(采纳下面的意见)

  5. 缴纳,贡献

    九江纳锡大龟。——《书·禹贡》

    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余。——《周礼·地官·泉府》

    小臣纳卿大夫。——《仪礼·燕礼》

    纳于太庙。——《公羊传·桓公二年》

    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命弟子纳射器。——《仪礼·乡射礼》

    纳之库。——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纳监(捐纳财物取得监生资格);纳锡(进贡);纳粟(也作内粟,入粟;捐纳粟米或财货给官,以谋求某种利益);纳官(向官府缴纳谷物);纳质(送纳人质)

  6. 穿;着 。以脚跟着入鞋中。

    如:纳履(穿鞋);纳屦踵决(穿鞋而后跟即破。极言生活贫困)

  7. 使进入

    三纳之而未克。——马中锡《中山狼传》

  8. 取;娶

    杀三卻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国语·晋语》

    又如:纳币(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财物);纳宠(娶妾);纳赘(招上门女婿);纳妇(娶妇)

  9. 结交

    魏了翁闻之,更纳交焉。——《宋史·张忠恕传》

    又如:纳交(结交);纳宗(结交宗室朋友)

  10. 用同“捺”

  11. 按下。

    如:纳火(按下火气);纳气(按下火气不发作)

  12. 低,低下。

    如:纳头(低头);纳拜(低头拜见)

  13. 通“衲”。密针缝纫

    那婆子又拿了一件破衣,补补纳纳。——《西游记》

    又如:纳衣(衲衣。取人弃去之布帛缝衲之僧衣。也称“百衲衣”);纳鞋(用线缝制鞋底)

  14. 扣压

    枢密童贯同太师 蔡京,太尉 高俅、 杨戬,商议纳下表章不奏。——《水浒传》

详情

招纳贤才是成语吗?

上一篇:睿才
下一篇:贯斗才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