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 |
hù |
4划 |
一 |
交接 春夏相与交,秋冬相与互。——《书·尧典》
|
详情 |
托 |
tuō |
6划 |
扌 |
(形声。左形,右声。本字是“乇”(zhé),小篆字形,象形。象初生的嫩芽,“一”表地面,枝叶有根,有所寄托。后加“手”作“托”。汉字简化后,“托”又兼代“託”字。本义:寄托) 同本义 託,寄也。——《说文》 东方不可以託些。——《楚辞招魂》 託山阪以孤魂。——《文选·张衡·思玄赋》 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礼记·檀弓下》 自托于赵。——《战国策·赵策》 岂足托乎。——《资治通鉴》 又如:托身(寄身);托心(寄托心意);托情(寄情);托意(寄托心意);托言(寄托言辞);托附(寄托,依附);托宿(寄宿);托食(寄食) 交付委托 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赵策》 托臣以讨贼。——诸葛亮《出师表》 家书一箧托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将身后托汝。——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托实(托重于人;不客气);托命(托寄生命);托音(寄托音信);托意(借事物以寄托感情);托体(委身。委托身体);托附(委任,受托);托始(托事而有所起始。后来也称开始为托始);托寄(委托,交付) 假托 [言辞、理由] 凡败法之人,心设诈托物以来亲。——《韩非子·饰邪》 外托服从之名。——《资治通鉴》 托名汉相。 托于柑以讽。——明· 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托言(借口);托病不来;托天(假托天命);托事(假藉事故);托善(假托美善);托讽(藉事物以为讽喻);托寓(藉以寓意);托之空言(无事实为证的言论) 依靠;凭借 。 如:托庇粗安(托人福庇,过着清闲而安适的生活);托足(立足;容身);托大(托身于高位而不被世俗纠纷所纠缠);托名(依托他人高名,借以显扬己名);托承(依附承受);托援(依托而得到帮助) 请求 。 如:托人;托你一件事
|
详情 |
推 |
tuī |
11划 |
扌 |
(形声。从手,隹(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同本义 推,排也。——《说文》 推,軵也,前也。——《仓颉篇》 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孟子·万章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推堕附马河中。——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始欲着推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作推敲之势。 又如:推毂(推动车轮轴,使车前进);推抢(推拥抢夺,争抢);推沟(推下沟);推行(推动物体向前);推引(推动;推拉);推天抢地(形容乱推乱搡);推转(推出处死) 使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 。 如:推磨;推豆腐;推米面;推头;推草坪;推子 推移,变化、移动和发展。按顺序更换 与世推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推赤心于天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又如:推革(推移变易);推次(相推以次第);推换(推移变换);推遇(随着遭遇而推移变迁);推涉(推移;更易);推变(推移变化);推荡(推移);推嬗(推移演变) 寻求;探索 旁推交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推求;推索(推求寻索);推迹(根据迹象推求);推极(推求穷究);推详(推究详察);推纠(推究纠察);推原(从本原上推究);推案(考查推求);推讨(推究探讨) 推行,推广施行 推其所为。——《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推销 荐举;推选 。 如:推士(推举贤才);推功(推举功勋;按照功劳);推借(推许荐引);推致(推荐延请);推补(荐举补缺官员);推擢(推荐提拔) 推测;推断 推此志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推言(推断论说) 计算;推算 。 如:推讲(推算演讲);推命(推算命运,算命);推造(推算命相);推计(估计;考虑);推策(推算历数);推历(推算时历) 审问。推究 。 如:推剥(追求);推劾(追究审问其罪状);推囚(审问犯人);推检(审问追查);推尽(详细审问);推列(推问列状);推按(推究审问) 推脱;推诿 。 如:推搪(推托搪塞);推咎(推诿过错);推颓(推诿于衰败) 推崇;推重 。 如:推许(推崇赞许);推服(推重佩服);推奖(推崇奖励);推激(推重赞赏);推立(推戴拥立);推先(推尊);推扬(推崇颂扬);推任(推重信任) 拒绝;辞让 。 如:半推半就;推称(推辞);推阻(推辞拒绝);推免(推辞);推挹(推辞揖让);推谦(推辞谦让);推调(推托,推辞) 排除,除 则不可推。——《诗·大雅·云汉》 又如:推陈致新(推陈出新。排除陈旧的,生出新的来) 推翻 。 如:推亡(推翻行亡道之国) 推让;让与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史记》 刺;杀 曲刃钩之,直兵推之。——《晏子春秋》 演绎 。 如:以一推十;以此类推 从事娱乐活动 。 如:推牌九 夺去生命;处死 哥哥,你只好推了这牛子休。——《警世通言》 借口,推说 。 如:推调(托辞,耍花招)
|
详情 |
相 |
xiāng,xiàng |
9划 |
木 |
人的外貌,相貌 岂吾相不当侯邪?——《史记·李将军列传》 儿已薄禄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非人臣之相也。——《三国演义》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西游记》 又如:长相(相貌);形相(外貌;外表);相表(相貌;体形);相品(仪表,人品) 照片 。 如:照个相 官名 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赵歇为王, 陈馀为将, 张耳为相。——《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况于将相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托名汉相。——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有将相。——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相辅(宰相);将相和;贤相;良相;奸相;权相;相王(宰相又封王者);相臣(宰相。亦泛指大臣);相父(皇帝对继续任职的先朝宰相的敬称);相邦(相国) 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永和初,出为 河间相。——《后汉书》 某些国家(如日本)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如:首相;大藏相 相位 。 如:两相流;有机相;水相;液相;相律;月相 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宗庙之事,如会同,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古代的一种乐器 后乱以武,治乱以相。——《礼记》 农历七月的别名 七月为相,八月为壮。——《尔雅》 通过看面容对命运的预卜 。 如:相工;体相;手相;星相 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引盲人行走的人 固相师之道也。——《论语·卫灵公》 焉用彼相。——《论语·季氏》 如:相步;相道(向导,引导;观察、选择道路) 另见 xiāng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