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 |
guāi |
8划 |
丿 |
不同;差异 人度量之乖舛,何相越之辽迥。——晋· 潘岳《西征赋》 又如:乖讹(差错;乖僻);乖越(差失,错误;不相当);乖舛(乖殊。乖异;不同) 反常;谬误 朕醉中处事有乖。——《辽史·穆宗纪》 衣服滓弊,行止乖角。——《太平广记·韩愈外甥》引《仙传拾遗》 又如:乖性儿(乖僻性格);乖和(不正常;不和谐);乖节(失常;过度);乘诞(乖戾荒诞);乖眼(怪眼) 不顺利;不如意 。 如:乖遇(逆境,不幸的境遇) 邪恶;奸滑 烦君自入华阳洞,直割 乖龙左耳来。—— 唐· 韩愈《答张道士寄树鸡》诗 又如:乖滑(狡猾;调皮);乖子(狡猾的人);乖劣(暴戾;恶劣);乖气(邪恶之气);乖沴(邪气,不和之气);乖诡(奸滑怪诞);乖眼(怪眼;凶眼) 表现好,顺从,听话 。 如:不听话就不乖;这小孩真乖 灵巧,聪明,伶俐 行者的眼乖。——《西游记》十五回 上了一回当,他也学乖了 黄文炳是个乖觉的人,早瞧了八分,,便奔船梢后走,望江里踊身便跳。——《水浒》第四十一回 又如:乖觉(机敏);乖人(机灵人);乖乖伶(聪明伶俐)乖唇蜜舌(形容口齿伶俐) 〈方〉∶漂亮 。 如:伢子乖
|
详情 |
讨 |
tǎo |
5划 |
讠 |
(会意。从言,从寸。言,言论。寸,法度。用言论和法度进行处治。本义:声讨) 同本义 讨,治也。——《说文》 讨,诛也。——《玉篇》 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人讨 陈叛。——《左传·襄公五年》 讨伐;诛戮 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左传·隐公九年》 托臣以讨贼。——诸葛亮《出师表》 讨贼督师。——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征讨(出兵讨伐);讨掩(讨伐掩捕。掩捕,乘人不备而捕捉);讨贰(征讨叛逆不忠的诸侯);讨贼(征讨叛逆或盗贼);讨乱(征伐乱事);讨荡(征讨扫荡) 探究 世叔讨论之。——《论语》 又如:讨实(摸清;落实);讨究(探讨研究事物的道理);讨索(研讨探索) 索取 何辱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讨针线(讨零花钱;靠人过日子;受人节制);讨彩头(以祝贺主人吉利的名义索取财物);讨春(寻春,探春;旧时称卜卦算命) 乞求 。 如:讨分上(讨人情;讲情面);讨火(借火);乞讨(向人要钱要饭等) 得到利益或利润 。 如:讨彩(博得喝采);讨乖(博取乖顺的好感);讨野火(占别人便宜) 诛杀 讨,诛也。——《玉篇》 是儿小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 柳宗元《童区寄传》 娶 。 如:讨亲(娶亲);讨老婆 招致 。 如:讨口牙(惹口舌);讨气(惹祸;令人厌烦);讨人怜;讨人厌;讨厌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