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旒

九旒

更新时间: 2025-04-29 04:54:44 :67

读音:jiǔ liú

韩语:['9. 술이 있'] 具体详情

日语:['九旒']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Nueve 具体详情

德语:Nueve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亦作“九斿”。亦作“九游”。古代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星名。古时官冕上的九串垂珠。亦作:九斿九游

详细释义

举例:《礼记·乐记》:“龙旂九旒,天子之旌也。”《管子·小匡》:“赏服大路,龙旗九游,渠门赤旂。”《文选·张衡<东京赋>》:“云罕九斿,闟戟轇轕。” 李善 注引《说文》曰:“斿,旍施流也。”《宋书·礼志五》:“皇子为王,锡以此乘,故曰王青盖车。皆左右騑驾,五旂,旂九旒,画降龙。”

释义:亦作“九斿 ”。亦作“九游 ”。古代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

举例: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九旒之冕,散耀垂文;华组之缨,从风纷紜。”《通志·器服一》:“ 唐 依 周 礼制……皇太子衮冕白珠九旒,诸臣衮冕青珠九旒。”

释义:古时官冕上的九串垂珠。

举例:《史记·天官书》:“三曰九游。” 张守节 正义:“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天子之兵旗,所以导军进退,亦领州列邦。”

释义:星名。


例句


百科释义

亦作“ 九斿 ”。亦作“ 九游 ”。.星名。《史记·天官书》:“三曰九游。” 张守节 正义:“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天子之兵旗,所以导军进退,亦领州列邦。”

"九旒"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liú 13划
  1.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2.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又如:旒纩;旒紞(冕冠上悬垂的玉串);旒扆(借称帝王。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

详情
jiǔ 2划 丿
  1. 通“鸠”。纠合,聚集

    九杂天下之川。——《庄子·天下》

详情
上一篇:缀旒
下一篇:旒旗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