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 |
hūn |
8划 |
氏、日 |
昏迷;失去知觉 昏到于地。——《儒林外史》 又如:昏晕(昏迷) [因为古代婚礼是在傍晚举行,故引申为]婚礼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昏姻之故。——《诗·小雅·我行其野》 昏礼者,将合姓之好,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 如旧昏媾。——《左传·隐公十一年》 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妻父曰昏。” 又如:昏姻(婚姻);昏第(古代行冠礼、婚礼的地方。又作婚第);昏媾(婚姻,结亲) 惑乱;迷惑 下民昏垫。——《书·皋陶谟》 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天昏。——《左传·昭公十九年》。注:短折曰矢,未名曰昏。 君子失心,鲜不夭昏。——《国语·晋语》。注:昏,狂荒之疾。 蟊贼内讧,昏椓靡共。——《诗·大雅·召》。《笺》云:昏椓皆奄人也。 昏于小利。——《吕氏春秋·诬徒》 先生之老与昏与?——《吕氏春秋·贵直》 僮昏不可使谋。——《国语·晋语四》 出生后尚未命名而死,夭折,早死 。 如:昏札(夭亡,夭折)
|
详情 |
渝 |
yú |
12划 |
氵 |
(形声。从水,俞声。本义:水由净变污,引申为改变,变) 同本义 渝,变污也。——《说文》 渝盟,无享国。——《左传·桓公元年》 彼其之子,舍命不渝。——《诗·郑风·羔裘》 明誓固在,不可渝也。——《宋史》 又如:渝涅(由白变黑。比喻更改初衷);渝移(变易);渝节(变节);渝变(变更,变化) 引申为违背 。 如:渝言(食言,背弃前言);渝约(违约,失约);渝盟(背叛盟约) 泛滥 沸溃渝溢。——木华《海赋》 又如:渝溢(盈溢) 通“输”(shū)。通达 弗震弗渝。——《国语·周语上》 渝食于野。——《墨子·非乐上》 其以先后智渝者也。——《管子·侈靡》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