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

翰林

更新时间: 2025-04-29 08:55:01 :56

读音:hàn lín

英文:refers to academics employed as imperial secretaries from the Tang onwards, forming the Hanlin Imperial Academy 翰林院 具体详情

韩语:['한림'] 具体详情

日语:['翰林(ハンリム)']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Hanlin 具体详情

德语:Hanlin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名)唐以后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

详细释义

举例:《晋书·陆云传》:“辞迈翰林,言敷其藻。”

释义: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

举例:唐 杜甫 《宴胡侍御书堂》诗:“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

释义:指文士。

举例: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一:“如彼翰林鸟,双飞一朝隻。” 唐 柳宗元 《奉酬杨侍郎》诗:“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

释义:鸟栖之林。

释义:官名。指翰林学士。参见“翰林学士 ”。

释义:官名。指 唐 宋 翰林院官员。

释义:官名。指 清 代翰林院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

举例:唐 韩愈 《董公行状》:“﹝ 公 ﹞拜祕书省校书郎,入翰林为学士。”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近年馆课,悉用朱阑大卷。先公入翰林时,尚是白摺也。”

释义:指翰林院。


例句


百科释义

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统称为翰林。

"翰林"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hàn 16划 龺、羽
  1. 高飞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诗·大雅·常武》

    又如:翰飞(高飞);翰登(以虚声而登高位)

详情
lín 8划
  1. 众多的样子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详情
上一篇:林涛
下一篇:老林
近期文章

en(en是什么意思)
2025-04-29 08:50:12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