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标

锦标

更新时间: 2025-04-29 08:03:00 :57

读音:jǐn biāo

英文:prize 具体详情

韩语:['우승기'] 具体详情

日语:['チャンピオンシップ']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El campeonato 具体详情

德语:El campeonato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1.锦制的旗帜,古代用以赠给竞渡的领先者。
2.据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载,唐 卢肇 与同郡 黄颇 齐名,颇 富 肇 贫。两人同赴举,郡牧轻 肇 ,于离亭唯独饯 颇 。明年,肇 状元及第而归,刺史惭恚,延请 肇 看竞渡,肇 于席上赋诗曰:“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衔得锦标归。”后即以“锦标”为状元及第之典。
3.锦制的标识。

详细释义

举例:唐 白居易 《和春深》之十五:“齐橈争渡处,一匹锦标斜。” 宋 文天祥 《端午感兴》诗:“ 楚 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四折:“锦标就地铺,翠柳堦傍竖。”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里二泗》:“五月朔至端阳日,於河内斗龙舟,夺锦标。”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十六:“可惜她不会踢足球,否则, 远东 的体育运动,她是有资格去获得锦标的。”

释义:锦制的旗帜,古代用以赠给竞渡的领先者。后亦以称竞赛优胜者所得的奖品。

举例:宋 王禹偁 《赠状元先辈孙仅》诗:“粉壁乍悬龙虎榜,锦标终属鶺鴒原。” 明 史沐 《刮地风·寿对山康太史》套曲:“取功名唾手如谈笑,占笼头夺锦标。”

释义:据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载,唐 卢肇 与同郡 黄颇 齐名,颇 富 肇 贫。两人同赴举,郡牧轻 肇 ,于离亭唯独饯 颇 。明年,肇 状元及第而归,刺史惭恚,延请 肇 看竞渡,肇 于席上赋诗曰:“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衔得锦标归。”后即以“锦标”为状元及第之典。

举例:《英烈传》第六十回:“其敕书用锦标玉轴,与各处有异。”

释义:锦制的标识。


例句


百科释义

锦标,源自一句精彩的诗词:向道是龙则不信,果然衔得锦标归。“锦标”一词的由来,有一段故事。据五代人王定保《唐摭言》券三记载,唐卢肇与同郡黄颇齐名,但肇贫颇富,两人一同赶考,当地刺史嫌贫爱富只在离亭为黄颇饯行。 第二年,卢肇中了状元,衣锦还乡。一次,刺史宴请卢肇看划船比赛,席间,卢肇即兴赋诗道:“向道是龙则不信,果然衔得锦标归。”一语双关,从前是龙,你不相信,如今真应了这句话,衔得锦旗而归。“锦标”一词最早使用于唐代,是当时最盛大的体育比赛——竞渡(赛龙舟)的取胜标志。而竞渡则是春秋战国时的一项体育活动,在唐以前并无“夺标”的规定。 到了唐代,竞渡则成了一项独具特色,而又极为隆重的竞赛活动,其目的即在于争夺第一名。为了裁定名次,人们在水面上插上一根长竿,缠锦挂彩,鲜艳夺目,当时人们称之“锦标”,亦名“彩标”。 竞渡船只以首先夺取锦标者为胜,故这一竞赛又称为“夺标”。“标”成了冠军的代名词。对其精彩的盛况,符载在《上已日陪刘尚书宴集北池序》中作了翔实的描写:“一号令,雷鼓而飞,千桡动,万夫呼,闪电流于目翼,羽聚生于时下,观者山立,阴助斗志……揭竿取胜,扬旗而旋。观其猛厉之气,腾陵之势,崇山可破也,青天可登也!” 宋代以后,夺标成为竞渡的法定规则,一直沿用到明清而不变。夺取“锦标”者,也因其胜利者的荣誉受到敬重。

"锦标"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biāo 9划
  1. 高 。

    如:标领(高出众表);标柱(高柱);标望(声望很高)

  2. 标致,俊美 。

    如:标脸(标致的模样);标秀(标致,秀美);标俊(标致俊美)

  3. 突出 。

    如:标拔(特出);标冠(首位)

详情
jǐn 详情
上一篇:标榜
下一篇:路标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