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泰碑铭

郭泰碑铭

更新时间: 2025-05-04 04:06:16 :45

读音:guō tài bēi míng

韩语:['궈타이비명'] 具体详情

日语:['郭泰碑銘']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Inscripción de Guo Tai 具体详情

德语:Inscripción de Guo Tai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卒,〕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后因以'郭泰碑铭'称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碑文。

详细释义

举例:唐 罗隐 《圉城偶作》诗:“自从 郭泰 碑铭后,只见黄金不见人。”亦省作“ 郭碑 ”。 清 宋琬 《罗以献胡去骄将归武陵汉阳小集南园即席分韵》:“ 陈 榻虽悬多倦色, 郭 碑初就倍沾襟。”

释义:《后汉书·郭太传》:“﹝ 郭太 卒,﹞四方之士千餘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 为其文,既而谓 涿郡 卢植 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慙德,唯 郭有道 无愧色耳。’”后因以“郭泰碑铭”称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碑文。


例句


百科释义

郭泰碑铭,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郭太〉。汉郭泰去世,蔡邕蔡邕作碑文,说:“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后因以“郭泰碑铭”称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碑文。称颂人生前品行。亦省作“ 郭碑 ”。

"郭泰碑铭"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tài 10划
  1. 山名 。泰山主峰在山东省泰安县境。是“五岳”之首的东岳。又名岱宗。

    如:泰华(泰山与华山);泰岱(泰山);泰岳山(武当山别名)

  2. 古州名

  3. 五代唐置,明代改称保定府,治所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4. 南唐置,治所在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5. 县名 。在江苏省中部。汉置海陵县,明为泰州,1912年改为泰县。1949年后拆置泰州市

  6. 古酒樽名 。

    如:泰和汤(指酒)

  7. 六十四卦之一

    象曰:天地交,泰。——《易·泰》

  8. 泰国的简称

详情
bēi 13划
  1. (形声。从石,卑声。本义:古时宫、庙门前用来观测日影及拴牲畜的竖石)

  2. 竖石

    碑,竖石也。——《说文》

    上当碑南陈。——《仪礼·聘礼》。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

    公室设丰碑。——《礼记·檀弓》

    君牵牲…既入庙门,丽(拴)于碑。——《礼记·祭义》

  3. 石碑。石上刻着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也用以刻文告。秦代称刻石,汉以后称碑

    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施鹿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无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释名·释典艺》

    有碑仆道。——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有碑载其事。——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楔形碑;碑文;碑记;石碑;丰碑;界碑;路碑;墓碑;里程碑

  4. 碑文,文体的一种 。

    如:碑拓(碑刻的拓本)

详情
míng 11划
  1. 为着确立持久的或公开的记载而刻写或题写的文辞(古多刻于钟鼎,秦汉以后有的刻在石碑上)

    钟鼎之铭。——《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又如:墓志铭; 商汤《盘铭》; 正考父《鼎铭》

  2. 刻写或题写的格言 。

    如:座右铭;砚铭

  3. 铭旌,即明旌 。旧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如:铭旌七尺(高官或其父母的铭旌)

详情
guō 10划
  1. 扩张;扩大 。

    如:郭胸(扩胸)

  2. 通“廓”(kuò)

  3. 开拓

    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风俗通义·鼓》

  4. 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灵枢·胀论》

详情

郭泰碑铭是成语吗?

上一篇:矜泰
下一篇:泰靡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