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胁

讽胁

更新时间: 2025-04-29 21:11:36 :54

读音:fěng xié

韩语:['풍자 옆구리'] 具体详情

日语:['流れの门脇']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Sarcasmo 具体详情

德语:Sarcasmo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暗示﹑胁迫。

详细释义

举例:宋 苏轼 《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自后因提举官速要见功,务求多散,讽胁州县,废格詔书,名为情愿,其实抑配。”

释义:暗示、胁迫。

举例:

释义:


例句


"讽胁"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fěng 6划
  1. (形声。从言,风声。本义:背诵;朗读;传诵)

  2. 同本义

    讽,诵也。——《说文》

    兴道讽诵言语。——《周礼·大司乐》。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

    少不讽。——《荀子·大略》。注:“谓就学讽诗书也。”按,诗风雅颂三类,以风为之,风借为讽。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唐· 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

    三藏就合掌讽起斋经。——《西游记》

    又如:讽味(诵读诗文而玩索其中的意味);讽经(念经);讽书(背书);讽术(背诵经艺)

  3. 婉言微辞或指责

    讽,谏也。——《广雅》

    论礼有五,谏讽为上。——《后汉书·李云传》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后汉书·张衡传》

    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明· 刘基《卖柑者言》

  4. 规劝

    而呤咏情性,以讽某上。——《文心雕龙》

    又如:讽谏(用委婉的话来劝谏);讽诫(讽谏告诫);讽一劝百(辞赋之文,旨在讽谏,故因一事而起讽,以百事劝戒为终结)

详情
xié 8划
  1. 挟持

    是谓胁君。——《礼记·礼运》

    乃胁栾中行。——《国语·晋语》。注:“劫也。”

    又如:裹胁(用胁迫手段使人跟从);胁君(胁持国君;被胁持的国君);胁权(挟权。假用君上权名胁迫别人)

  2. 威逼,用威力促使

    公欲从之。众从者胁公,不得归。——《左传·庄公八年》

    使使胁求君主。——《汉书·常惠传》。注:“谓以威迫之也。”

    淫而相胁。——《淮南子·本经》

    武终不可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胁服夺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胁污(被胁迫而致玷污);胁劫(威胁而劫持之);胁和(迫使讲和);胁服(迫使服从);胁降(迫使降服;被迫投降)

  3. 通“翕”(xī)。收缩 ?

    易系坤动,动静辟胁,万物生焉。——《汉书·王莽传中》

    又如:胁肩(耸起肩膀,故示敬畏);胁肩低眉(胁肩低首。缩肩低头。形容故作恭敬畏惧的样子);胁肩累足(缩紧肩膀,不敢立正。形容极为恐惧)

详情
上一篇:迫胁
下一篇:胁变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