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
rén |
2划 |
人 |
人为,人造成的 。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
详情 |
灭 |
miè |
5划 |
一 |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灭,尽也。——《说文》 灭,绝也。——《尔雅·释诂》 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 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 灭韩亡 魏。——《战国策·魏策》 又如: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断绝亲族间的关系);灭户(全家皆死,宗嗣断绝);消灭(使消灭;除掉;灭亡);毁灭(摧毁消灭);灭夷(消灭);灭劫(毁灭的灾难) 消失,隐没 何(荷)校(木枷)灭耳。——杜甫《戏为六绝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 又如:灭抹(埋没);灭名(名誉尽失);灭身(丧身,毁灭自身);灭没(湮没;隐没);灭景(隐没形影,指隐居) 熄灭 火不灭。——唐· 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灭却(熄灭);灭息(熄灭) 淹没 过涉灭顶。——《易·大过》 涂抹改动 。 如:灭刺(让名刺上的字迹消隐,指不愿投刺干谒);灭青(指古代用刀削改竹简上的字句)
|
详情 |
性 |
xìng |
8划 |
忄 |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说文》 性,质也。——《广雅》 天命之谓性。——《礼记·中庸》 自诚明谓之性。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 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白虎通》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篇》 又如:性根(根性;本性);性行(人的禀性和行为);性气(人的个性和脾气);个性(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或理性);禀性(本性);性尚(本性的爱好和崇尚) 事物的性质或性能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物性之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物性之不同。——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性力(指药性和药力);性状;共性(共同具有的性质) 通“生”(shēng)。生命;生机 莫保其性。——《左传·昭公八年》 民乐其性,而无寇雠。——《左传·昭公十九年》 为炮烙以伤民性。——《韩非子·难势》 性命寿长,终其天年而不夭伤。——《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韩诗外传·卷一》 又如:性理(谓生命之原理);性类(犹生类,指有生命的物类) 性情;脾气 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潜《归园田居》 吾性不喜华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性悖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尊德性。——清· 刘开《问说》 又如:性行淑均(性格和善,品行端正);性耽隐癖(秉性迟钝,甘子寂寞);性起(发脾气);性理(性情和理智) 性别 。 如:男性;女性;雄性;雌性 语法中词的属性 。 如:阳性、阴性、中性 指与生殖、性欲有关的 。 如:性感;性欲 佛教语。指事物的本质 。与“相”相对。 如:性心(佛教语。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性火(佛教语。谓遍布于一切物质现象的火性);性宗(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性相(性指事物的本性;相指事物的表相) 内心 。 如:性地(聪慧;修养);性窦(心窍);性识(天分,悟性)
|
详情 |
泯 |
mǐn |
8划 |
氵 |
(形声。从水,民声。本义:灭,尽)同本义 泯然众人。——宋· 王安石《伤仲永》 又如:泯灭,泯没 乱;混乱 王室之乱,靡邦不泯。——陆机《答贾长渊》 又如:泯杂(混杂;乱杂);泯泯(纷乱的样子)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