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功郎

迪功郎

更新时间: 2025-05-01 05:32:57 :39

读音:dí gōng láng

韩语:['디궁랑'] 具体详情

日语:['迪功郎']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Di gonglang 具体详情

德语:Di gonglang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古代官名。始于宋。

详细释义

举例:《宋史·职官志八》:“迪功郎……为从九品。”《明史·忠义传四·吴畅春》:“﹝ 吴畅春 ﹞手刃数贼,被执不屈死。赠迪功郎、 安庆府 经歷。”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碧云岩题名跋》:“﹝ 宋 ﹞诸州上中下县簿、尉,俱从九品迪功郎。”亦省作“ 迪功 ”。《宋史·职官志九》:“《元丰寄禄格》以阶易官,自开府至迪功凡三十七阶。” 明 方孝孺 《王处士墓志铭》:“ 穀城 之 王 ,世以善闻,迪功肇 台 ,寔蕃子孙。”

释义:古代官名。始于 宋 。


例句


"迪功郎"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láng,làng 8划
  1.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2. 古地名。春秋鲁邑

    郎,鲁邑也。——《说文》。按, 鲁有二 郎。

  3.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 郎。——《左传·隐公元年》

  4.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5. 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6. 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

    如:郎官(郎中及员外郎的泛称);郎中(郎官。汉代称中郎、侍郎、郎中为郎官,掌星宿之职);郎将(官名);郎署(宿卫官的官署)

  7. 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昵称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又如:郎伯(妇人称丈夫为郎、伯,并称郎伯)

  8. 女婿,女儿的丈夫 。

    如:我哥哥有两个郎;郎婿(女婿)

  9. 称别人的儿子 。

    如:令郎;大郎、二郎、三郎;郎子(对他人之子的爱称)

  10. 汉魏以后少年的美称

    瑜时年二十四, 吴中皆呼为 周郎。——《三国志》

  11. 旧时对从事某种职业者的称呼 。

    如:货郎;牛郎;卖油郎;郎不郎,秀不秀(形容不伦不类)

  12. 旧时对一般男子的尊称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世说新语·雅量》

    又如:伴郎;郎不郎,秀不秀(指不成材);郎子(对英俊少年的爱称);郎秀(明初乡里间称呼男子因出身而异,大家豪族称秀;平凡家庭称郎)

  13. 仆人称主人为郎

    为两郎僮。——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14. 孰若为一郎僮。

    正副郎好事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郎主(门生家奴称其主;对外族首领的称呼)

  15. 通“廊”。室外有顶的过道

    今陛下累郎台,恐其不高也。——《汉书·东方朔传》

    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汉书·董仲舒传》

  16. 通“廊”。朝廷

    茤荛之言,可择郎庙。——三国· 魏· 钟繇《宣示帖》

详情
gōng 5划
  1.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2. 同本义

    功,以劳定国也。——《说文》

    国功曰功。——《周礼·司勋》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项羽本纪》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赵策》

    又如:功誉(功绩与声誉);功行(功绩与德行);功化(功业与教化);功成名就(建立了功业,才有名声。后指功绩、名声皆得)

  3. 事情;工作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集中),上(通“尚”,还)入执宫功(室内的事)。——《诗·豳风·七月》

    惟荒度土功。——《书·益稷》

    事求可,功求成。——《庄子·天地》

  4. 物理学名词。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能的转化 。

    如:作功;机械功

  5. 功夫。指技术和技术修养造诣 。

    如:唱功;练功;基本功;功架;做功;用功;下苦功

  6. 功德;恩德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

  7. 通“工”

  8. 登是南邦,世执其功。——《诗·大雅·崧高》

    故男不群乐以妨事,女不群乐以妨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9. 土木营造之事

    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汉书·食货志上》

  10. 工程和劳动人力

    陇右取材,功夫不难。——《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详情
8划
  1. (形声。从辵,由声。本义:道;道理)同本义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楚辞》

详情
上一篇:迩陿
下一篇:诲迪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