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 |
yì |
11划 |
辶 |
闲适;安乐 民莫不逸。——《诗·小雅·十月之交》笺:“逸,逸豫也。” 而又不自安恬逸。——《国语·吴语》。注:“逸,乐也。” 为之者劳,居之者逸。——张衡《东京赋》 国治身逸。——《吕氏春秋·察贤》。注:“逸,不劳也。” 足以逸身煖骸而矣。——《吕氏春秋·重己》 身安逸乐。——《史记·货殖列传》 能逸而能劳。——宋· 苏轼《教战守》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好逸恶劳。——清· 黄宗羲《原君》 又如:逸豫(安乐);逸境(安乐闲适的境地) 疾速 良骏逸足。——《文选·傅奕·舞赋》。注:“逸,疾也。” 朔阳逸骇于扶桑之津。——《文选·木华·海赋》。注;“言出疾也。” 夫子奔逸绝尘。——《庄子·田子方》 良骏逸足,跄捍凌越。——《老残游记》 逸骇(迅疾升起);逸翮(指疾飞的鸟) 放纵;荒淫 夫婿乐逸。——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逸党(荒淫放荡的一伙人);逸遨(放纵遨游);逸游(放纵游乐);逸志(纵欲放荡之志);逸声(淫声) 美丽 。 如:逸女(美女);逸丽(犹美丽);逸艳(犹美丽);逸辞(美丽的词藻)
|
详情 |
焚 |
fén |
12划 |
火 |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用火烧山林宿草。 焚,烧田也。——《说文》 焚咸丘。——《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 焚林而田。——《韩非子·难一》 烧 焚,烧也。——《广雅》 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遂从而尽焚之。——《左传·成公十三年》 乃焚大槐。——《庄子·外物》。司马注:“谓霹雳时烧大树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汉· 贾谊《过秦论》 焚拜如前人。——《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玩火者必自焚;焚舟(烧毁渡船);焚池(祭祀时焚化祭品的器物);焚黄(烧掉黄表纸。祭告家庙祖坟,祷文写在黄表纸上);焚灼(烧、焚烧);焚帛(焚烧纸帛) 旧时的一种酷刑。用火烧死 焚炙忠良。——《书·泰誓上》 凡杀其亲者焚之。——《周礼·掌戮》 炙;烤 。 如:焚枯(烤煮干鱼);焚枯食淡(烤干鱼,食薄味)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