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郎

漫郎

更新时间: 2025-05-02 16:34:16 :79

读音:màn láng

韩语:['만화랑'] 具体详情

日语:['一郎']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Manlang 具体详情

德语:Manlang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指唐朝元结。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检束的文人。

详细释义

举例:唐 颜真卿 《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序:“将家 瀼 滨,乃自称浪士,著《浪説》七篇。及为郎,时人以浪者亦漫为官乎,遂见呼为‘漫郎’。” 宋 黄庭坚 《彫陂》诗:“穷山为吏如 漫郎 ,安能为人作嚆矢。” 宋 朱熹 《寿母生朝》诗之三:“徙居邂逅成嘉遯,捧檄因循愧 漫郎 。”

释义:指 唐 朝 元结 。

举例:郁达夫 《穷乡独立日暮苍茫顾影自伤漫然得句》诗:“只愁物换星移后,反被旁人唤 漫郎 。”

释义: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检束的文人。


例句


百科释义

zhì zhuó ㄓㄧˋ ㄓㄨㄛˊ 炙灼烧灼;烘烤。《文献通考·户口二》:“ 光武 建武 十一年八月癸亥诏曰:‘敢炙灼奴婢,论如律。’” 萧军 《八月的乡村》四:“太阳在天空炙灼人。”

"漫郎"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láng,làng 8划
  1.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2. 古地名。春秋鲁邑

    郎,鲁邑也。——《说文》。按, 鲁有二 郎。

  3.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 郎。——《左传·隐公元年》

  4.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5. 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6. 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

    如:郎官(郎中及员外郎的泛称);郎中(郎官。汉代称中郎、侍郎、郎中为郎官,掌星宿之职);郎将(官名);郎署(宿卫官的官署)

  7. 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昵称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又如:郎伯(妇人称丈夫为郎、伯,并称郎伯)

  8. 女婿,女儿的丈夫 。

    如:我哥哥有两个郎;郎婿(女婿)

  9. 称别人的儿子 。

    如:令郎;大郎、二郎、三郎;郎子(对他人之子的爱称)

  10. 汉魏以后少年的美称

    瑜时年二十四, 吴中皆呼为 周郎。——《三国志》

  11. 旧时对从事某种职业者的称呼 。

    如:货郎;牛郎;卖油郎;郎不郎,秀不秀(形容不伦不类)

  12. 旧时对一般男子的尊称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世说新语·雅量》

    又如:伴郎;郎不郎,秀不秀(指不成材);郎子(对英俊少年的爱称);郎秀(明初乡里间称呼男子因出身而异,大家豪族称秀;平凡家庭称郎)

  13. 仆人称主人为郎

    为两郎僮。——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14. 孰若为一郎僮。

    正副郎好事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郎主(门生家奴称其主;对外族首领的称呼)

  15. 通“廊”。室外有顶的过道

    今陛下累郎台,恐其不高也。——《汉书·东方朔传》

    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汉书·董仲舒传》

  16. 通“廊”。朝廷

    茤荛之言,可择郎庙。——三国· 魏· 钟繇《宣示帖》

详情
màn 14划
  1. 随便;随意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又如:漫然(随便的样子);漫抄(随手写录);漫书(随意书写);漫言(随便地说);漫叩(随便发问);漫识(随手记载);漫题(信手书写的文字)

  2. 徒然

    漫劳车马驻江干。——杜甫《宾至》

  3. 遍;普遍

    漫撒子(种籽)。——《齐民要术》

  4. 都;全

    漫不敢可否事。——胡铨《上高宗封事》

详情
上一篇:仙郎
下一篇:紫微郎
近期文章

张辽简介(张辽资料)
2025-05-02 16:21:45
张辽简介:张辽简介资料
2025-05-02 16:20:14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