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宥

三宥

更新时间: 2025-04-30 12:38:51 :81

读音:sān yòu

韩语:['3 유'] 具体详情

日语:['三好']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Tres excusas 具体详情

德语:Tres perdón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指古代对犯罪者可从轻处理的三种情况。
古代王﹑公家族之人犯法,有宽恕三次之制。
古代天子﹑诸侯劝食的礼仪。宥,同'侑'。

详细释义

举例:《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孔子家语·刑政》:“ 孔子 曰:‘成狱成於吏,吏以狱成告於正,正既听之,乃告大司寇。听之,乃奉於王。王命三公、卿士参听棘木之下,然后乃以狱之成疑於王。王三宥之以听命而制刑焉。’” 王肃 注:“君王尚宽宥,罪虽以定,犹三宥之。”《隋书·刑法志》:“ 周 王立三刺以不滥,弘三宥以开物。” 清 沉育 《皋陶祠》诗:“主德宽三宥,臣心慎五章。”

释义:指古代对犯罪者可从轻处理的三种情况。

举例:《礼记·文王世子》:“公族无宫刑,狱成,有司讞于公,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辟。’其刑罪,则曰:‘某之罪在小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公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及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后汉书·张酺传》:“臣闻王政骨肉之刑,有三宥之义,过厚不过薄。”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赵高李斯》:“古者公族有罪,三宥然后制刑。”

释义:古代王、公家族之人犯法,有宽恕三次之制。

举例:《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鐘鼓。” 郑玄 注:“宥,犹劝也。” 南朝 梁 萧子云 《雍雅》诗之二:“百礼斯洽,三宥已行。”按,天子、诸侯于每月初一、十五日加牲进食,称大食。

释义:古代天子、诸侯劝食的礼仪。宥,同“侑 ”。


例句


百科释义

三宥,读作:sān yòu。《周礼注疏》卷三十六〈秋官司寇·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一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对于不能正确识别犯罪客体的误伤,不能恰当预见犯罪后果的误伤,以及没有主观故意的过失等三种违法犯罪行为,可以给予减轻刑事责任的宽宥处理。

"三宥"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sān 3划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 指君、父、师 。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 指天、地、人 。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 指三皇 。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 指三颗星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6.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详情
yòu 9划
  1. 宏深;深邃

    夙夜基命宥密。——《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又如:宥地(机要之地);宥密(深密;机密);宥弼(形容职司机密、重要)

详情
上一篇:茶三酒四
下一篇:三赦
近期文章

人情冷暖,人情冷暖自知
2025-04-30 12:30:53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