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 |
zhù |
7划 |
亻 |
(形声。从人,主声。本义:停留) 同本义(站住) 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后汉书·蓟子训传》 春光已向梅梢住。——《后汉书》 融为中书郎,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南齐书·张融传》 舞余香尚存,歌尽声犹住。——萧悫《春日曲水》 又如:住歇(停止,停歇);住滞(停留);住后(留后;殿后);住锡(僧人在某地居留。锡,锡杖) 停止 杜请 裴追之, 羊去数里住马,既而俱还 杜许。——《世说新语·方正》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又如:住脚(止步);住罢(停止) 暂居;居住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 住近湓江。 人道寄奴曾住。—— 宋· 辛弃疾《永遇乐》 又如: 住坐(居住);住室(供人居住的房间) 住宿;过夜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卢纶《逢病军人》 家本清河住 王城,须凭弓箭得巧各。—— 令狐楚《少年行》 保留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住枝。——白居易《母别子》 做动词的补语 表示牢固或稳当 众人向前,一个带住婆子,三四个带住唐牛儿,把他横拖倒拽,直推进 郓城县里来。——《水浒全传》 贾政还欲打时,早被 王夫人抱住板子。——《红楼梦》 表示停止或静上 我给你个好主意,虎姑娘立住了,面对面地对他说,…这个事非我自己办不可。—— 老舍《骆驼祥子》 跟“得”或“不”连用。表示能否胜任或能否够得上 那祝龙当敌 秦明不住,拍马便走。——《水浒全传》
|
详情 |
校 |
xiào,jiào |
10划 |
木 |
订正,改正[文字中的错误] 校,度也。——《广雅》 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汉书·张安世传》 年逾八十,犹乎自校书。——陈寿《三国志》 又如:校稿子;校一本书;校书(校对勘正书中的讹误;古代还指有文才的妓女);校理(校勘书籍而加以整理;唐宋官名。掌理校勘整理袐府藏书之事);校缀(将散佚的书籍加以校对整理,连缀在一起) 考核,考察 比校民之有道者。——《国语·齐语》 以实校之。——《资治通鉴》 又如:校度(考察衡量);校官(古代专司探察情事的官吏);校事(三国时魏、吴均设校事,为皇帝刺探臣民的言行);校比(调查户口、财物;考核评定);校贯(核点经费);校数(数计) 较量 校武票禽。——扬雄《长杨赋》 不与诸弟校竞。——李延寿《北史》 又如:校兵(交战);校武(考较武艺);较勇(较量勇力);校埒(比武场);校射(比试射技和武艺);校能(比试才艺);校棋(切磋棋艺) 对抗;抗衡 韩 魏之强,足以校于 秦。——《史记》 而与奥同盟之 德国,示威胁 俄, 俄不敢校,而 塞卒吞声。—— 梁启超《欧战蠡测》 计较;考虑 犯而不校。——《论语》 其间得失何足校。——宋· 欧阳修《寄圣俞》 又如:校怨(计较怨仇);校计(犹计较);校竞(犹计较);校短推长(校短量长。谓衡量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装饰 。 如:校饰(装饰);校具(装饰的物品);校体(装扮自己) 计算 。 如:校计(计算,核算) 另见 xiào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