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
yīn |
9划 |
音 |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 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振幅大者则音强,振幅小者则音弱);音制(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音频(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 音乐 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赵王好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音律;音调 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 。 如:佳音;音讯(言信,消息) 字的音读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盖音谬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音韵(指“汉”字字音中的声、韵、调)
|
详情 |
三 |
sān |
3划 |
一 |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 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指君、父、师 。 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指天、地、人 。 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指三皇 。 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指三颗星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 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姓
|
详情 |
妙 |
miào |
7划 |
女 |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少,少亦声。美妙少女。本义:美,好) 同本义 尽所历妙。——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天镜之句为妙;妙巧(美妙奇巧);妙香(特好的香气);妙丽(容貌美好);妙观(美妙的观察);妙引(佳美的文辞);妙色(庄严或美丽的色彩) 神妙 其当是其妙处不传。——《世说新语·文学》 又如:妙理(神妙的道理);妙略(夺谋,妙计);妙契(神妙的契合);妙用(神妙的作用);妙笔(神妙之笔。指书画或文字的高手) 精妙;精微 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王注:“妙者,微之极也。” 所知者妙矣。——《吕氏春秋·审分》 虽妙必效情。——《史记·律书》。注:“妙,谓微妙之性也。” 妙尽琁机之正。(琁机:玉饰的测天仪器。正:则,译为原理)。——《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妙旨(精微幽深的旨意);妙言要道(精到的言论,中肯的道理);妙绪(精妙的思绪,思想);妙思(精妙的构思);妙演(精妙的阐述);妙说(意旨精微的言论) 巧妙,高明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皆服其妙。——《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以为妙绝;妙着(高明的棋着;好办法);妙品(精巧美妙的物品);妙远(高妙深远);妙迹(指佳妙的书法作品);妙旨(好的意见,计谋) 通“眇”。细微,幼小,年少 所知者妙矣。——《吕氏春秋·审分》 终军以妙年使越,欲得长缨占其王。——曹植《求自试表》 又如:妙人(年少风流的男子);妙年(指少壮之年);妙身(指幼年之身)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