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 |
ér |
2划 |
儿 |
雄性——多指牲畜 。 如:儿猫(公猫)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多用作名词后缀 ∶表示小。 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 如:口儿;门儿;根儿 ∶表示词义变化。 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动词的后缀。 如:玩儿;火儿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
详情 |
带 |
dài |
9划 |
巾 |
佩带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史记·项羽本纪》 带刀升座。——《隋书·礼仪志》 带长铗之陆离兮。——《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带甲(披戴盔甲的将士;又比喻战乱);带剑;带刀 携带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世说新语·德行》 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带了两本笨重的法律书去审判。又指具有…作为属性或特征。 如:他把他的老习惯带进了新生活 抚养 。 如:他是由一位农民大娘带大的 引导某人或某物 。 如:带将(带,领);你带路,我们跟你走 兼管 谢为太傅长史被弹, 王即取作长史,带 晋陵郡。——《世说新语·言语》 具有某种标志或特征 。 如:带叶子的橘子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相当于“又”。 如:[他]连说带比划的,就交上朋友了;带口(随口) 表示附有较小的数量 你不是常常说,你才三十带点,日子还很长么?——沙汀《困兽记》
|
详情 |
女 |
nǚ,rǔ |
3划 |
女 |
代词 你。同「汝」。《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 名词 姓。如商代有女方。
|
详情 |
拖 |
tuō |
8划 |
扌 |
(形声。本作“拕”,左形,右声。本义:曳引) 同本义 拕,引也。——《广雅》 纵体拖发。——《淮南子·齐俗》 拖其衣被。——《淮南子·人间世》 拖舟而入水。——《汉书·南越传》 又如:拖上州拔下县(被拖到州里,拉到县上);拖罟(拖网);拖钩(拔河的别称);拖刀计(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机回击之计);拖扯(拉扯;拉住) 牵累,牵制 。 如:拖带(连带;附带);拖空子(受累亏空) 下垂 峨大冠拖长绅。——明· 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拖天扫地(形容衣服过长);拖玉(衣襟下垂带玉佩。喻指显贵);拖地锦(女子结婚时的披红);拖挂(下垂。亦指小竽之物);拖露(下垂) 拖延 。 如:拖水夹桨(拖泥带水,不爽快);拖腔(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拖缠(拖延纠缠);这项工作的完成时间拖得太长了 沉重或困难地负担着 。 如:拖了一身债 强夺或费力取得 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拖其衣被。——《淮南子》 披散 纵体拖发,箕倨反言。——《淮南子》 掷 昔闻杨伯起,拖金振清风。—— 南朝梁· 吴均诗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