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匕箸

失匕箸

更新时间: 2025-05-01 04:00:36 :62

读音:shī bǐ zhù

韩语:['숟가락을 잃다'] 具体详情

日语:['ドス箸']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Palillos sin daga 具体详情

德语:Palillos perdidos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意思是指因受惊而失落手中的餐具。

详细释义

举例:本初 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 方食,失匕箸。”谓因受惊而失落手中的餐具。后称受惊失措为“失箸”、“失匕”。 宋 苏轼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诗:“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宋 苏轼 《曹既见和复次韵》:“谁令妄惊怪,失匕号万窍。”

释义:《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 曹公 从容谓 先主 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 操 耳。


例句


百科释义

失匕箸,典故名,典出《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谓因受惊而失落手中的餐具。后称受惊失措为"失箸"﹑"失匕"。

"失匕箸"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shī 5划 丿
  1. 过错,错误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失误(过失,过错);失闪(差错;意外事故);失花儿(差错)

详情
zhù 14划
  1. 通“著”。显明;显示

    知命者也,箸是者也。——《荀子·非十二子》

    霸者之善箸焉。——《荀子·强国》

    致忠信,箸仁义。——《荀子·王霸》

  2. 撰写,写作。后作“著”

    箸《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后汉书》

    及稍定汉诸仪法,皆 叔孙生为太常所论著也。——《史记》

    又如:箸录(记载;记录);箸论(著作,论述);箸撰(撰述;写成的作品)

详情
2划
  1. (象形。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汤匙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勺子。按:一说“匕”象反人形,“妣”之初文)

  2. 古代的一种取食器具,长柄浅斗,形状像汤勺

    先主方食,失匕箸。(箸:筷子)——《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又如:比筋(羹匙与筷子)

  3. 匕首

    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详情
上一篇:穷途匕见
下一篇:匕首投枪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